最近新能源汽车又“火”了——不是销量火,是真着火。
起火后因为隐藏式门把手没机械拉手,外面的人想救都打不开门,后果让人揪心。不少人跳出来喊:“必须整治隐藏式门把手!得装机械拉手,不然出事故就是‘定时炸弹’!”
事实上,之前工信部就已经坐不住了,出台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车门必须配机械释放功能,车门外得留操作空间,就算断电或碰撞也得能徒手开门。
有人拍手叫好:“早该管管车企那些花里胡哨的设计了!”
可话说回来,门把手真就是“罪魁祸首”吗?我倒觉得,这事儿得抓核心——电池安全才是根本。
你想啊,要是电池不起火,管它什么门把手,车主都能慢悠悠开门,或者等救援;可要是电池一碰就炸、不碰也烧,就算门把手好使,照样危险。
就拿最近的事来说,电动车起火基本上都是和电池脱不了干系。隐藏式门把手确实有设计缺陷,但把它说成“事故元凶”,可就冤枉它了。就好比家里着火,门锁难开是问题,但根本得先灭火不是?
好消息是,明年7月1日起,新国标《GB38031-2025》就要强制实施了。里头白纸黑字写着:电池必须做到不起火、不爆炸。等这标准一落地,电动车安全可就上了双保险——门把手有机械拉手,电池也不怕“发火”了。
所以啊,现在不急着买电动车的朋友,不妨再等等。等新国标实施,车企设计也回归实用,那时候的电动车,才是真安全。当然,车企也得长点心——别光想着搞噱头、追潮流,多为用户想想,少整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毕竟,车是给人开的,安全实用才是硬道理,你说是不是?
说到底,隐藏式门把手的问题得治,但别让它背了电池安全的锅。只有电池真安全了,再加上人性化的设计,电动车才能真正让人开得放心、用得安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