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汽车,曾经的新能源黑马,如今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2025年上半年,销量仅14.29万辆,完成率不到35%,目标40万辆销量悬了。曾经的“深蓝速度”神话,如今只剩下一地鸡毛。
回顾深蓝汽车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一波三折。首款车型SL03上市时,订单破万,月销3万辆,14个月交付10万辆,风光无限。然而,好景不长,SL03销量持续下滑,主力车型S05和S07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向上冲高的G318更是惨遭滑铁卢,月销不过千余辆。深蓝汽车连续三年目标落空,品牌向上之路步履维艰。
除了销量压力,深蓝汽车还深陷舆论危机。CEO邓承浩的“流量营销”策略,终演变成一场品牌信任的灾难。强制全屏广告、出格言论、频繁降价……一系列操作让消费者信任度大幅降低,车主推荐率从2024年的68%骤降至2025年6月的41%。深蓝汽车的用户信任崩塌,品牌忠诚度成为稀缺的资源。
更令人担忧的是,深蓝汽车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两年累计亏损45.7亿元,净资产为负,负债率高达110%,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长安汽车对深蓝汽车提出了实现正向盈利循环和行业领先的要求,但如今看来,这两个目标似乎都和当前深蓝的发展相差甚远。
面对销量下滑、舆论危机和财务困境,深蓝汽车内部也传出高层变动。首任董事长杨大勇秘密“回归”,参与指导日常工作。但杨大勇的回归能否扭转乾坤,还有待观察。
深蓝汽车如今陷入困境,并非偶然。产品力不足、营销策略失误、用户信任崩塌、财务状况堪忧……一系列问题交织在一起,让深蓝汽车步履维艰。想要走出困境,深蓝汽车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升产品力,改善用户口碑,才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汽车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