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一件事让不少人觉得真是活久见。
一辆外观是深紫色的阿斯顿·马丁超级跑车,名字叫Valkyrie Spider,中文可以叫“女武神”,准备要被拍卖了。
这辆车的估价高得吓人,达到了41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要三千万了。
这个价格本身就已经是天价,但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辆车从出厂到现在,总共就开了97公里。
这就好比有人花大价钱买了一双顶级的限量版跑鞋,结果连小区的门都没出过,就直接当成全新的二手货拿去卖了。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情况?
为什么有人愿意花这么多钱买一辆几乎不开的车?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辆天价跑车和它背后的故事聊个明白。
首先,我们得知道这辆阿斯顿·马丁Valkyrie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它可不是你在马路上偶尔能见到的那种普通跑车。
这辆车可以说是汽车工业发展到燃油时代末期,造出来的一个最顶尖、最极致的“怪物”。
它是阿斯顿·马丁和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里的红牛车队联手打造的,总设计师是F1赛车界的传奇人物艾德里安·纽维。
简单来说,他们的目标就是造一辆“可以合法挂牌上路的F1赛车”。
所以,这辆车从设计到性能,都跟赛车没什么两样。
而我们今天说的这辆Spider,是敞篷版的,全球总共就生产了85台,比硬顶版那150台还要少,稀有程度可想而知。
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放在这里是再恰当不过了。
这辆编号为39号的紫色“女武神”,它的第一任主人也不是一般人,而是一位来自阿根廷的富商,名叫亚历杭德罗·罗默斯。
这位先生是全球都排得上号的汽车收藏家,他的车库里停着的车,每一台都是普通车迷梦里才会出现的级别,比如全世界只有5台的帕加尼Zonda Cinque,还有法拉利的顶级敞篷跑车LaFerrari Aperta等等。
对于这样的顶级玩家来说,买一辆Valkyrie可能就像我们普通人买个手机,重点不在于买不买得起,而在于怎么把它打造成跟别人不一样的、独一无二的款式。
于是,一场堪称“烧钱”的个性化定制就开始了。
罗默斯先生首先给这辆车选了一个特别的颜色,官方名字叫“风暴紫”,为了这个颜色,他支付了2.5万英镑,大概相当于3万多美元。
这笔钱,在很多国家都够买一辆全新的家用轿车了,而在这里,仅仅是刷个油漆的钱。
但这还只是个开始。
为了让车看起来更酷、车身更轻,他在车顶、发动机盖、挡风玻璃的框架还有车身下面一大圈,都选装了那种能直接看到碳纤维纹路的裸露碳纤维套件。
这个选装的价格是4.5万英镑,差不多6万多美元。
接下来是轮圈,一套看起来很有战斗气息的哑光黑色铝合金轮圈,又花掉了4万英镑,超过5万美元。
车外面 꾸미完了,车里面也得跟上。
座椅用的是一种叫Alcantara的高级翻毛皮材质,颜色是“幻影灰”,方向盘上的各种按钮也换成了更有质感的银色金属件。
里里外外这么一通选配下来,根据拍卖公司列出的单子,总共花了23.75万英镑,换算成美元大概是31.9万。
31.9万美元是个什么概念呢?
在美国,一辆全新的法拉利Roma跑车,售价大概是28万美元。
也就是说,这位车主光是给这辆阿斯顿·马丁添置各种“零件”和“装饰”的钱,就已经超过了一辆崭新的法拉利整车的价格。
这件事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些顶级超级跑车的世界里,车本身只是一个平台,那些五花八门的选装配置,本身就能贵得像另一辆豪车。
可问题是,花了这么多心思和金钱打造出来的“梦想之车”,车主本人却几乎没有享受过。
那97公里的里程数,可能大部分都是在运输过程中,或者在车库里挪动位置时产生的。
这就引出了那个核心问题:为什么不
开呢?
这里面其实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也是最现实的一个,就是这辆车已经不完全是一辆交通工具了,它更像是一个金融产品,一种投资品。
对于Valkyrie Spider这种产量极少的车型,它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品相”,而里程数就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里程越低,就越接近新车状态,未来在二手市场上的价格就越高。
每开一公里,都可能让它的价值掉一点。
所以,车主把它停在恒温恒湿的车库里,其实是在保护一项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资产,等着它升值。
这就好比收藏家收藏了一幅名画,他不会把它挂在厨房里,而是会把它放在最安全的地方。
第二个原因,就是这辆车本身实在是太“娇气”了。
它拥有一台排量高达6.5升的V12自然吸气发动机,再加上一套混合动力系统,总马力超过1000匹。
它的整个设计,包括复杂的电子系统和空气动力学套件,都是为了在赛道上创造极限速度,而不是为了让你舒舒服服地去超市买菜。
开着它上路,不仅驾驶感受可能非常紧张,而且它的维护保养也极其复杂和昂贵。
它的每一次启动、每一次保养,都需要专业的团队来操作,费用高得惊人。
可以说,拥有它,欣赏它的成分要远远大于驾驶它的成分。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伺候不起”的特性,很多车主才选择把它当成一个静态的“机械艺术品”来收藏和观赏。
当我们看着这些发生在金字塔尖的富豪故事时,不妨也回头看看我们自己身边的汽车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
像Valkyrie这样的车,代表了传统燃油车工业时代的巅峰,它用极致的复杂机械和稀有性来定义价值,是极少数人的玩具。
而在我们国内,一场由新能源引领的汽车革命,正在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定义汽车。
过去,百公里加速能跑进3秒,那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超级跑车的专属领域,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性能。
但现在,随着电动车技术的发展,很多国产品牌的电动车,用二三十万的价格,就能轻松达到甚至超越这个性能指标。
这背后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思路:一个是通过制造稀缺来维持高昂的价值,另一个是通过技术创新来让高性能和高科技变得普及。
这并不是说谁好谁坏,而是两种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当西方的收藏家们还在为一台内燃机的轰鸣和手工打造的稀有性一掷千金时,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一个让更多普通人也能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驾驶乐趣和便利的时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