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三季报印证改革成效,业绩拐点已现

车友们,最近汽车圈有个消息挺值得关注——广汽集团第三季度业绩出来了,营业收入243.18亿元,汽车销量达到42.84万辆,这已经是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正增长。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汽车行业的车评人,我觉得这个信号很有意思,就像看到一位老友终于找到了前进的节奏。

说到广汽的改革,得从他们的“番禺行动”谈起。 去年11月他们把总部搬到了番禺汽车城,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变革计划。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他们正在推行的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据说能把研发成本降低10%以上,产品研发周期从26个月缩短到18-21个月。 这意味着什么? 车友们,这意味着我们将来能更快地看到新技术应用到实车上,而且成本控制得更好,这对消费者来说绝对是好事。

最近我去4S店转了一圈,和几位广汽车主聊了聊。 一位刚提了AION V的车主告诉我,他选择这款车的重要原因就是看中了广汽在电动车领域的技术积累。 他说实际开起来,车辆的续航表现相当扎实,智能座舱的响应速度也让他满意。 另一位传祺车主则对车辆的做工和舒适性赞不绝口,用他的话说:“这车开起来,感觉不比合资品牌差。 ”

自主品牌的表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第三季度,广汽自主品牌卖了15.95万辆,环比增长超过15%。 其中传祺卖了86,805辆,埃安卖了72,739辆。 特别是8月底上市的AION V Home,直接带动了整个AION V系列的销量。 我在实际体验这款车时,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空间布局很合理,家用特别合适,后排座椅放倒后能装下全家出游的行李,前排的储物空间设计得也很贴心。

合资品牌这边也不甘示弱,广汽本田销量环比上升11.85%,广汽丰田不仅环比增长8.43%,同比还实现了9.15%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广汽丰田团队自主研发的铂智3X纯电车已经进入香港市场,这是首款进入丰田全球销售体系的中国研发车型。 我在车展上见过这款车,设计语言很符合年轻人的审美,七个月卖出4.6万辆的成绩也证明了它的市场认可度。

说到海外市场,广汽的步子迈得挺大。 前九个月海外销量同比增长36.5%,业务覆盖8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70多个销售网点。 听说他们明年第一季度就要在欧洲交付AION V和AION UT两款车,计划到2028年实现欧洲市场全覆盖。 这让我想起去年试驾AION V时的感受,那车的底盘调校确实有国际范儿,过弯稳定性不输一些欧洲品牌。

广汽三季报印证改革成效,业绩拐点已现-有驾

站在潜在车主的立场,我最关心的是车辆的实际使用体验。 就拿AION V来说,它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在高速路上表现很稳健,能有效减轻长途驾驶的疲劳。 充电速度也令人满意,快充模式下半小时就能补充大半电量,足够应对突发情况。 传祺的混动车型我在市区和高速都试过,油耗表现相当经济,特别适合经常用车的家庭。

广汽在研发上的投入也值得一说,今年预计将超过100亿元,重点放在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 这些技术最终都会体现在我们日常用车的体验上。 比如更精准的语音控制、更智能的导航系统、更安全的驾驶辅助功能,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提升。

前几天遇到一位开了十年广汽车型的老车主,他说看着广汽车型这些年的进步,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成才。 从最初的基本代步功能,到现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逐步应用,广汽的进步有目共睹。

车友们,选择一辆车不仅仅是选择一种交通工具,更是选择一种出行方式和生活态度。 当一家车企能够连续两个季度逆势增长,当它的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双双发力,当它在海外市场不断开拓,这些信号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毕竟,市场的认可从来都不是偶然的。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如果你正在考虑换车或购车,会不会给广汽一个机会呢? 我很想听听各位车友的真实想法,你们在选择下一辆车时,最看重的是什么? 是前沿的智能科技,是可靠的质量口碑,还是贴心的售后服务?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