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布奇(Alfred Büchi)是瑞士工程师、发明家,被誉为涡轮增压技术的奠基人。阿尔弗雷德·布奇的发明彻底改变了内燃机效率,其发明被誉为“内燃机效率革命的里程碑”,至今仍是汽车、船舶、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技术。
一、涡轮增压的构想
1879年7月11日,阿尔弗雷德·布奇在在瑞士温特图尔出生,他是瑞士工业工程和制造公司苏尔寿首席执行官约翰·布奇(Johann Büchi)的儿子。阿尔弗雷德·布奇在温特图尔和路德维希港长大,从小成长于工程师家庭,自幼对机械工程展现浓厚兴趣。阿尔弗雷德·布奇在温特图尔读完高中后,应父亲的要求,他必须在苏尔寿兄弟那里完成为期三年的机械师学徒生涯。1899年,阿尔弗雷德·布奇进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学习机械工程,接触前沿热力学与流体力学理论,为后续发明奠定基础,并于1903年获得学位。
阿尔弗雷德·布奇随后在比利时和英国担任工程师。他对提高与排气热损失有关的内燃机效率这一挑战十分着迷。在此期间,阿尔弗雷德·布奇集中精力研究热力学中的技术问题。阿尔弗雷德·布奇希望利用柴油发动机未使用的燃气能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经济性。为此,阿尔弗雷德·布奇提出“利用废气驱动涡轮增压”的构想,并于1905年11月16日在德国获得了专利,专利号204630,专利内容为“由压缩机(涡轮压缩机)、活塞发动机和涡轮按顺序排列组成的燃烧机”。该专利描述了一种“高增压复合发动机”,其柴油发动机、轴流式压缩机和轴流式涡轮机安装在一根共用轴上。通过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推动涡轮,带动压气机将高压空气送入气缸,提升燃烧效率,同时避免机械增压器消耗曲轴动力的缺陷。
阿尔弗雷德·布奇专利中提出的想法很简单,但当时实现它所需的材料和燃料尚未问世。虽然后来的一项专利(1925年)描述了“低压增压的脉冲操作” ,被认为是阿尔弗雷德·布奇的里程碑,但由于他的的发明,1905年也因此被公认为涡轮增压时代的诞生。阿尔弗雷德·布奇1905年的原理至今仍适用于涡轮增压。“通过强制将更多空气压入气缸,并利用废气中的热量驱动涡轮”,功率和效率得以提高。
二、增压发动机的诞生
1908年,阿尔弗雷德·布奇返回瑞士,在韦齐孔(ZH)担任工程师。1909年,阿尔弗雷德·布奇返回瑞士后加入苏尔寿(Sulzer)公司担任工程师(其中包括柴油发动机研究部门负责人),在研究柴油发动机的同时,继续探索涡轮增压技术创新,重点关注大型船舶应用。1911年,苏尔寿公司开设了一家实验性涡轮增压器工厂,并于1915年生产出阿尔弗雷德·布奇设计的第一台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原型机。该原型机旨在缓解高海拔稀薄空气对飞机发动机的影响,但由于增压压力不稳定,并未获得广泛认可。1918年,美国工程师 Sanford Alexander Moss 在飞机发动机上首次成功应用阿尔弗雷德·布奇的设计,于海拔4300米高空创造飞行纪录,验证高海拔效能。
近二十年后,阿尔弗雷德·布奇的发明得到了实际应用。涡轮增压技术首次应用于大型船用发动机,即1923年德国交通部委托建造的两艘客轮“普鲁士号”和“汉萨城号” ,这两艘船均搭载双十缸柴油发动机,其涡轮增压器由 阿尔弗雷德·布奇设计,并由布朗博维利公司(Brown Boveri Cie,简称BBC,现为ABB)在其监督下制造,将输出功率从1750马力提升至2500马力。该两艘船于两年后下水,是航海史上首批配备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船舶。1924年6月,世界上第一台重型废气涡轮增压器VT402涡轮增压器从布朗勃法瑞的巴登工厂出厂。1925年,在阿尔弗雷德·布奇任期即将结束时,他首次成功地将其技术应用于柴油发动机,将效率提高了40%以上。同年,阿尔弗雷德·布奇以自己的名义申请了瑞士专利,专利号为122 664(“Büchi-Duplex涡轮增压系统”)。
1926年,阿尔弗雷德·布奇离开苏尔寿公司,成立了一家名为“Büchi Syndicate”的新公司。阿尔弗雷德·布奇负责工程和客户关系,位于温特图尔的瑞士机车和机械工程公司(SLM)提供用于测试的发动机,位于巴登的BBC公司制造涡轮增压器。同年,阿尔弗雷德·布奇还成为SLM的董事。两年后,阿尔弗雷德·布奇的新型、更大的涡轮增压器设计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从而增加了与发动机制造商的许可协议。Büchi Syndicate公司一直持续到1941年,之后BBC以自己的名义继续从事涡轮增压相关的业务。
三、汽车行业的应用
1935年,阿尔弗雷德·布奇成为一名自由职业工程师,并致力于进一步开发他的发明。赛车发动机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采用涡轮增压技术,该技术于20世纪30年代末应用于商用汽车。1938年,瑞士苏拉公司生产出第一辆装有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的卡车。“涡轮增压器原理”很快在世界各地的重型发动机中得到确立。并在当年,阿尔弗雷德·布奇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获得荣誉博士学位。费城富兰克林研究所于1952年授予阿尔弗雷德·布奇亨德森奖章。
在乘用车行业,涡轮增压发动机应用过程花费的时间更长,直到20世纪50年代,第一辆涡轮增压乘用车才进入市场。而当时所谓的“涡轮间隙”发动机对油门的延迟响应,给开发工程师带来了一个至今仍难以克服的挑战。阿尔弗雷德·布奇晚年仍致力于涡轮增压技术的优化,但未直接参与汽车领域的应用推广。1959年10月27日,阿尔弗雷德·布奇逝世,享年80岁,被安葬在温特图尔的罗森堡公墓。
阿尔弗雷德·布奇去世后,首款民用涡轮增压汽车才诞生。1962年,通用汽车推出奥兹莫比尔Jetfire和雪佛兰Corvair Monza,成为全球最早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量产汽车。1973年宝马2002 Turbo、1978年萨博99 Turbo进一步普及该技术,奠定现代涡轮增压汽车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保时捷开发的917/30赛车参加了美国CanAM系列赛,作为涡轮增压技术的先锋,其动力输出超过1100马力。这款超强动力的赛车在赛道上彻底摧毁了对手。然而,CanAM系列赛规则的修改却让这辆强大的917/30直接被送进了博物馆。如今由于电子技术与材料革新(如陶瓷涡轮)已经完全解决迟滞问题,涡轮增压技术已经完全普及至家用车领域中。
声明:
本文章为原创作品,所有内容均由本人创作、编辑及制作。未经本人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复制或修改该文章。如有合作、转载或其他相关事宜,请与我通过欧欧汽车台后台私信与本人联系,谢谢合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