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能源汽车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街头巷尾的常态时,很多人都觉得:这玩意儿用的可是高压电系统,看上去既复杂又神秘。
难道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吗?特别是涉及到电机、逆变器这些看不见、摸不着,但听起来又“高科技”的零部件,辐射的风险到底是不是安全可控的呢?
一听到“辐射”这个词和高压系统联系在一起,立刻就让人觉得“不安”“危险”“模糊的威胁”浮现出来。那么,新能源车真的辐射那么大吗?央视公布的数据显示:新能源车的电磁辐射水平不仅和燃油车差不多,甚至有些车型的辐射还比市面上大部分家用电器还低,更别说那些每天要贴身携带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了。
要理解辐射,就得先知道它的产生原因。按照科学原理,电磁辐射的根源主要有两个,分别是电场和磁场。电场辐射的强度取决于电流变化的快慢,而磁场辐射则跟电压变化的速率有关。在新能源车上,电磁辐射的主要来源集中在逆变器部分。
逆变器作为车辆高压系统的关键部件,利用功率半导体的高速开关实现直流到交流的转换。开关速度越快,电压和电流的突变就越剧烈,自然而然就成了辐射的主要来源。不过别担心,事实证明,中国的新能源技术早就预料到这些问题,把潜在的隐患提前解决在萌芽阶段。
咱们的付出可以说是挺厉害的:从滤波和多层屏蔽,到逆变器的软开关技术,再到优化接地方案,再到把整车车身做成“法拉第笼”来彻底隔绝高压部分和电磁干扰,还有那些用高密度屏蔽结构包裹的高压电缆,层层展开,密不透风。
中国新能源车在“辐射”方面的工程防护措施,早已远远超出了标准。而如今,凭借实力打破所有偏见,即使有人听到真实情况还不相信,觉得这些技术概念虚幻,也不怕他们说什么。因为我们有:权威的测试报告放在面前,不管怎么比较,新能源车的电磁辐射水平都“稳得很”。
央视联合国内多家专业评测机构,比如中汽测评(C-GCAP),公布的排名显示,在健康测试相关的榜单里,前几名的“标杆车型”全部是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这样一来,根本不给那些羡慕嫉妒的西方品牌任何把柄。
新能源如今已经成为中国近年来最具实力的技术王牌之一,而那些焦急不已的“竞争对手”,特别是那些不断打压中国产业的西方国家,却不羞耻地想出辐射问题来炒作“中国制造威胁论”,试图抹黑中国,但遗憾的是,事实比他们的阴谋更加震耳欲聋。
我们用科学来说话,用事实来证明:新能源车的电磁辐射水平远远低于一些人熟悉的日常家电,比如微波炉、WiFi路由器,甚至比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手机的辐射还要低。当你担心一辆新能源车的辐射是否过高时,这些对比一下就能看出,其实不存在什么实际的健康威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