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乐”被严查,官方整治,车主出行受影响

你有没有注意到,最近街头巷尾那种被大家戏称为“老头乐”的三、四轮代步车开始越来越少了?原本这些车在小区楼下、公园门口、菜市场门口,随处可见、浩浩荡荡地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可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官方的整治消息一出,不但各种严查,还要拖车、罚款,动静大得很。

可问题来了,“老头乐”到底犯了什么错,为什么要整治?整治以后,大家的生活会更便利还是更麻烦?车主、居民、交警,谁真的得利?当初允许上路的,现在又说不行了,是不是“翻脸不认人”?说到底,咱们到底要怎么跟这种新生事物相处?

咱们先得搞清楚,这帮“老头乐”为啥能在城市里这么快发展起来。一方面说实话,它们真是接地气,车不大,价格便宜、用电还环保,上下班、接送孩子、买菜什么的都方便。大爷大妈年纪大了,骑自行车腿脚不利索,靠公交车又嫌挤,打的士太贵,正好就选了这种电动小车。尤其很多没有驾照、手脚又不太灵活的老人,买上一辆,夏天有棚遮阳,冬天有挡风玻璃,风吹不到雨淋不着,灵活方便还便宜。老百姓啊,总是愿意选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但是,这东西火起来以后,麻烦也跟着来了。为什么?你要想一想,正经汽车上路,啥都有标准:上牌,保险,驾照,年检,各种规定,一项不合规就进不了马路。而这些“老头乐”,可谓“三无产品”,谁都能卖,谁都能开,甚至小孩都能操作。车辆质量不过关,安全性能达不到标准,真发生什么碰撞、侧翻、起火,蔫儿坏了倒霉的还是自己。再说,万一闹了事故,没有保险没人赔偿,真能让天塌下来。

再加上,有的商家爱钻空子,非得给这小车儿非法加顶棚,改装加发动机,速成小钢炮。某些车主无视交通规则,闯红灯、逆行、随意载人,甚至拉三带五,把马路当成自己后花园,这下直接成了城市的“隐形炸弹”。你说开车的怕不怕?交警烦不烦?老百姓怨不怨气?都不是小事。

这事儿讲到这儿,我想再问问:难道说现在整治就能一刀切解决?一整就能彻底消失?只要生活的需求还在,市场的缝隙还在,“老头乐”这类产品就算被按下去,也会换个名字换种马甲卷土重来。城市化脚步越来越快,老人、残障人士和“脚力”不好的群体如果不允许拥有实用的交通工具,是不是变相增加了他们的出行负担?有些小城镇公交稀少,有这车就是救命稻草,城市里不让开,村里还有照样大行其道!

整治呢,必须整治。毕竟马路不是谁家的后花园,规矩要有,不然混乱不可收场;但整治不要光图一时痛快,让老百姓明天上街买菜都犯愁。你以为车主们不想买保险、不想上牌、不想守交规?问题是申请手续打游击,合规车辆价格暴涨、路权模糊,买完了也不知道能开多长时间。政策一变,说禁就禁,说拖就拖,车主只能认栽。

到这一步,我们该怎么破局?说到底,还是个“治理”问题。比如,真要让三四轮车合规上路,该试点就试点,给车定标准,厂家得跟上,政府开方便之门;一方面别放水,安全、保险、牌照都不能含糊,一切都按章办事,有牌有本才能开;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老旧、达不到安全要求的“老头乐”,也别只是查扣罚款,给个以旧换新、淘汰补偿的路径,让人有梯度、有缓冲,别一棍子打死。

可能有人要问:不是说这类车全得下线了么?家门口送孙子的三轮车能不能再开?其实答案没那么绝对。如果你的是正规厂家生产,能上牌,有保险有驾照,森严照章,合规合法,那车子依旧可以开,这就跟开汽车、开摩托一样。老头乐被封的主要是那些“三无小作坊货”,如果你买的是这种路边摊,没生产证,没保险,哪怕你技术再好、经验再老道,也得罚得心服口服。

罚款是不是太重?两千块,对于老百姓来说可是一笔大钱。但换个角度,你要真是违规上路,冲撞出事了,轻则小命受伤,重则连累他人。与其以后面对天价赔偿、揪心事故,不如现在就严格点、难受一阵,社会的交通秩序换来安全,未免不是好事。所有硬性的罚款惩罚,说到底不是为了收钱,而是为了让人有敬畏之心,底线不可逾越。

“老头乐”被严查,官方整治,车主出行受影响-有驾
“老头乐”被严查,官方整治,车主出行受影响-有驾
“老头乐”被严查,官方整治,车主出行受影响-有驾
“老头乐”被严查,官方整治,车主出行受影响-有驾
“老头乐”被严查,官方整治,车主出行受影响-有驾
“老头乐”被严查,官方整治,车主出行受影响-有驾

最后,有一个大家经常忽略的问题。我们希望什么样的交通环境?马路宽敞、井然有序,开车放心,出行安全——这肯定是所有人的共同目标。既然如此,无论你开“老头乐”,还是小汽车,还是电瓶车,都要学会守规矩、心里带杆秤。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科技在进步,管理也得与时俱进。政府得加强管理,厂家要自觉合规,群众更要主动配合,哪个环节出了岔子,事故都会找上门来。

回头想一想,其实“老头乐”的存在,没有谁是绝对对、绝对错。社会有需求,市场有变化,政府有责任,个人有选择。千万别站在道德制高点自以为是,觉得执法就是为难民生,或者车主都不守规矩。但凡大家多想一步,为自己考虑,更为他人负责,这一场大整治,也许就能用规则取代混乱,用改进取代简单禁绝。马路上再没有安全隐患,大家也能各取所需。

是不是只有彻底禁止,才算解决问题?是不是只有严查严扣,才能改变乱象?我看未必。好的整治,是用规则去引导,而不是一棍子打死。毕竟让每个人都安全、便捷、合情合理地出行,才是最值得的事情。你说呢?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