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天依赖电动自行车出行的广大市民来说,这绝对是一件需要提前了解的大事。
我们熟悉的电动车市场即将迎来一次重要的变革,从2025年9月1日起,一项新的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我们现在市面上常见的许多电动自行车,将不再符合生产和销售的规定,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这消息听起来可能有点突然,很多人心里肯定会犯嘀咕:这好端端的车,怎么说换规矩就换规矩了?
我的车还能不能骑?
以后再买车,到底应该看重哪些方面呢?
这些问题都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今天咱们就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次的新规定,并不是要一刀切地淘汰所有人的旧车,而是针对未来新生产和销售的车辆。
它是在现行的2019版“新国标”基础上的一次全面升级和完善。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2019年的那次标准,主要是为了规范当时市场上那些速度快、重量大,安全隐患突出的所谓“超标车”,所以定下了最高时速不能超过25公里、整车重量不大于55公斤、必须有脚踏功能等硬性指标。
这个标准在过去几年里,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让道路交通安全了不少。
但是,随着大家的使用,一些新的问题也浮现出来,比如很多人抱怨电池不耐用、续航里程短,还有那个时速一快就响个不停的提示音也让人觉得很烦。
国家相关部门正是听取了这些来自民间的真实声音,并结合了近年来发生的交通安全数据,才推出了这次更加人性化、更加安全的升级版标准。
那么,这次升级具体都改了些什么呢?
有几个关键点我们必须知道。
最重要的一项,也是关乎生命安全的,就是对刹车性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
按照以前的标准,一辆电动车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只用一个刹车,完全刹停需要滑行19米,如果前后两个刹车一起用,也需要9米。
9米是什么概念?
差不多是两辆小汽车的长度。
在瞬息万变的马路上,这个距离足以发生很多不幸。
而新的标准,将单刹的制动距离缩短到了10米,双刹更是直接压缩到了5米。
这个改变可以说是质的飞跃,意味着在遇到突发危险时,我们能更早地停下来,为自己和他人争取到宝贵的安全空间,这是用技术进步在守护生命。
其次,新标准也充分考虑到了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特别是针对占市场主导地位的铅酸电池车型,做出了一个非常务实的调整。
根据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目前市面上大约八成的电动车用的还是铅酸电池,因为它价格便宜,技术成熟,安全性也相对稳定。
但铅酸电池有个天生的缺点就是重,在过去55公斤的整车重量限制下,厂家很难给车辆配备容量更大的电池,这就导致了很多车主面临“一天一充”的续航焦虑。
新的标准将铅酸电池车型的整车重量上限,从55公斤放宽到了63公斤。
这多出来的8公斤重量,主要就是为了给电池仓扩容留出空间,让厂家可以合法合规地生产续航能力更强的铅酸电动车,这对于需要跑点远路或者懒得频繁充电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再来说说那个曾经让无数人抓狂的超速提示音。
按照旧规,车速只要超过15公里每小时,车子就会发出“滴滴”的警报声。
这个设计的初衷是好的,提醒骑车人不要超速,但在实际骑行中,尤其是在路况良好的宽阔道路上,这个声音就显得格外刺耳和多余。
新标准将这个提示音的触发速度,从15公里/小时提高到了22公里/小时。
这意味着在22公里/小时这个相对安全的巡航速度内,我们可以享受安静的骑行环境,只有当速度接近25公里/小时的法定上限时,提示音才会响起,起到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提醒作用,既保证了安全,又提升了骑行体验。
此外,新标准还对防止非法改装、提升车辆速度的行为,扎紧了制度和技术的“篱笆”。
过去,一些商家和个人为了追求所谓的“速度与激情”,会通过解码控制器等方式私自解除车辆的限速,让一辆小小的电动自行车在马路上飙到四五十公里甚至更快。
这种行为极其危险,因为车辆的车架、刹车、轮胎等所有部件都是按照25公里/小时的速度标准来设计的,强行超速行驶,无异于开着一辆随时可能散架的“飞车”,对自己和路上的行人都构成了巨大威胁。
新标准从源头入手,在控制器、电机等核心部件上设置了更严格的防篡改技术,让私自改装的难度和成本都大大增加,力求从根本上杜绝这种违法行为。
同时,新规还增加了一项非常透明化的要求,就是所有新车出厂时,都必须在车身醒目位置标注出“可使用年限”。
这就像食品的保质期一样,能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知道这辆车大概能安全使用多少年,到了年限就应该考虑报废更换,避免因为零部件老化、线路问题等继续使用而带来安全隐患。
了解了这些新变化,我们再回到最实际的问题:现在或者将来买车,应该怎么选?
结合新标准的要求和我们日常的真实需求,有几个方向是值得大家优先考虑的。
如果你的预算有限,追求经济实用和更长的续航,那么可以重点关注那些配备了48伏32安时(48V32Ah)电池的铅酸车型。
虽然它可能比最基础的铅酸车贵上几百元,但续航里程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能让你从“一天一充”的烦恼中解脱出来,轻松应对日常通勤和周末的短途出行。
如果你居住的地方治安环境一般,或者自己平时比较粗心,担心车辆被盗,那么在选车时,一定要留意车辆是否配备了北斗或者GPS定位功能。
根据一些城市公安部门的数据反馈,安装了合规定位装置的电动车,一旦被盗,通过技术手段在24小时内找回的成功率能超过七成。
多花一点钱,给自己的财产上一道“安全锁”,怎么看都是一笔划算的投资。
如果你是一个非常注重安全的人,那么选择一辆出厂就标配了后视镜的车型,会是一个明智之举。
有专业的交通安全研究报告指出,在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中,有大约四成的事故原因,都与骑行者在转弯或并线时没有充分观察后方情况有关。
一对小小的后视镜,可以极大地减少我们的视觉盲区,让我们在做出转向动作前,能像开汽车一样从容地了解后方来车动态,从而显著降低发生碰撞的风险。
最后,对于那些每天通勤距离特别长,对出行效率有硬性要求的用户,与其费尽心思去研究如何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不如直接考虑购买一辆合法合规的电动摩托车。
电动摩托车作为机动车,其动力、速度和整体安全性都远高于电动自行车,只要你考取相应的驾驶证,办理好牌照,就可以合法地在路上行驶,既能满足你对速度和效率的需求,又完全符合法律法规,不会有任何被查处或安全上的后顾之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