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台SUV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想买的时候,只能在闲鱼上看它被加价两万。人间四月芳菲尽,乐道八月站起来——是的,谁说8月只有开学季和被困在暑气里的人生?人家乐道已经帅气得像是班花突然考了年级第一。不信你看这张最新销量榜,全是让你怀疑自己过了个假八月的热门SUV名字。对于那些还在等“金九银十”的销量逆袭朋友来说,面对这份榜单,也只能像段子手面对人生:来都来了,坐下,喝口枸杞吧。
话说问界M8,一个名字听着就挺适合做班长的型号,8月开局强劲,直接纯电和增程同价,定价区间35.98万到44.98万,像极了中产阶级的青春剧,听着贵、实则爆火。人家以前总喜欢在牌桌上搞点溢价门槛,生怕你不知道它科技感和“贵族血统”,这次一鼓作气宣布行业第一人,纯电增程同价,不仅把市场规则搅得像火锅底料,连同桌的比亚迪都忍不住问一句:“你怎么突然不讲武德了?”别的不说,上市四个月就能累计交付8万辆,光8月就奔着2.1万辆去了,35万+市场直接杀进前三——一场新能源SUV的时代大戏,终于不靠燃油的老戏骨唱主角了。
转头看小米YU7,是那种天桥骑手出道,一路跑到大厂“实习生”位置,前途难测、话题不断。7月那批销量还在吃瓜群众的心里打哆嗦:满微博宣称大定20万多订单,结果实际月销刚过6K,中杯拿铁都不敢多加糖;网友们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片场了。到了8月,月交付蹭蹭到了16548辆,终于初露锋芒。原来米式操作不是空穴来风,“有定无车”变成了买车靠抢,标准版提车APP上写着9个月,实际提前了也要3个月,和找对象比起来,提车还真是门难度大赛。虽然产能提升了20%,但订单像麻将桌上的烂牌,一抓就是满把落地,考验工厂到底是不是把老板当学建厂的大工头了。这种“买还是等?”的灵魂考问,成了不少消费者早上刷牙时的日常哲思:头发三千根,到底秃不秃得完,全看小米工厂能不能吃饱饭。
再看乐道L90,当年被说“凑数蹭热度”的六座车,竟然在高端市场黑马突围,活成了让人怀疑世界是不是平行宇宙的数据。想当年乐道还只是新车预告里的一枚配角,属于车圈的“郑凯”类型,常年被嘲笑,结果一提档就像逆袭小品演员一样,截胡了理想i8的流量。《甄嬛传》里要论乾隆和弘历,乐道就是那个换电模式,让你怀疑用不到套路都能裸价买车。17.98万买6座旗舰型SUV,谁在乎你租不租电池,反正裸价摆在明面上,震撼过后还真想问一句:“乐道是不是跳过了市场的八卦线,直接上主流阶级了?”换电说起来省心省力,还绕过了电池质保的地雷,时间省了钱也省了,毁誉参半、唱衰过后,乐道终于成了最硬的腰杆——你笑我去年蹭热度,我笑你明年不够勤奋。
零跑B10倒是挺符合中国特色互联网创业史:一出道万众瞩目,销量首月冲破1万,还没来得及骂自己太膨胀,次月又冲到1.4万。到了7、8月,数据就像炒股路人:眼见高开低走,月销稳定在7K上下,8月数据干脆只剩6926辆。网友们都不淡定了:“零跑怎么突然不行了?不是说好要做爆款吗?”其实实际原因一点都不悬疑:门槛低、起售不到10万,颜值还有纯电续航500km,12万顶配给你激光雷达,难怪年轻人天天刷零跑B10试驾视频。这种配置打包价让人生出“中国制造”自豪感,但好东西就是容易寡淡:前期库存消耗得爽,后续产能跟不上,主力还分给了零跑C系列,B10成了生产线上的“二胎”,被收割轰动后用户才开始冷静观望。反正等等总是不亏,小米都等了9个月,零跑再等等也没人惊讶。
小鹏G7就像那种说好了出场要爆火,但最后大家只记得导播喊“再见”。8月销量只有6811辆,7月更是寂寞到家,只有5529辆。有人说G7定价玩脱了,开口就是22万+,上市直降4万想让用户惊喜,实际只让人“直接再见”,连了解套路都没时间。这种营销全程缺乏高明和正向话题,正面拉踩100,反噬自损一千,得了个响亮的“路人嫌”。关键还是产品力平平,和G6拼的不光是架构,还有价格,没给消费者留下“非买不可”的理由。P7+发布也稀里糊涂,定价和品类都像深夜烧烤摊,问老板要鸭脖,结果端上一盘鸡爪。不知道第四季度G01能否逆风翻盘,还是只能秋天等叶子落满院子,感受无声的秋风。
岚图FREE+就像佛系考研生,实力一直在那,但偶尔还真觉得:我是不是也可以火一把?这次凭着性价比和圈内口碑,终于在8月迈过5K大关,刷新了岚图历史销量记录,对于新能源二三线品牌来说,这就是“千秋大业”。FREE+这招把宝放在华为乾崑辅助驾驶和鸿蒙座舱,全系标配拉满配置,再给你CDC加空悬硬件,搞出了属于自己的超同级别体验,性价比也顺势拉高。靠华为系车企门槛做低吸引眼球,的确收割了一波关注。可问题又来了,如果哪个品牌后续再把鸿蒙座舱和辅助驾驶门槛拉低,FREE+的王冠还能戴多久?是昙花一现,还是真能长虹?有时候所谓行业竞争,真的就是你争我抢,最后全都是在比谁更像无间道。
最后聊聊理想i8——你说名字多牛,结果销量却不太理想。8月月销2212辆,还没算完整月数据,就已经看出来市场认了个冷脸。大家都说理想不会卖不动,毕竟MEGA舆论翻车那么厉害,定价50万往上都还有月销3K。但这个i8却让人怀疑“高端纯电”是不是都在过家家。理想i8作为首款纯电SUV,本来是肩负大旗的微笑使者,但前有乐道L90截胡,后有特斯拉Model Y L即将发力,天时地利人和都没粘上边,上市后舆论又翻车、急急忙忙调价救火,挽回损失能力有限,现在销量不高,还得靠之后的理想i6再振精神。纯电动序列该怎么盘活?理想恐怕也需要晚上下班多吃几口饭再做打算。
看完这一圈热门SUV你会发现,所谓新能源汽车的八月,远比你想象得更像一场默剧。有人拼定价,有人拼配置,有人拼用户的耐心,还有人拼自己营销换电模式的脑洞,这么多品牌折腾一圈,最终都在跟用户玩智力游戏:你以为涨价,我偏降价,你以为遥遥领先,我偏让你等提车到2025年。国产品牌的上升路,像极了一个胖子在健身房卡房间刷屏,偶尔爆发一下,隔壁教练都不敢说自己是冠军。也许电动车市场的荒诞处不仅在于产品,更在于营销逻辑和资本操盘,就像前面的段子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笑点背后是泪点还是电价。
当然,每隔一阵子就有一批新车型上场,像走马灯一样,说不准下个月就有人数据翻天。曾经我们对销量榜单执着得很,现在大家只想知道:“交付快不快、租电池靠谱吗、是不是换壳摩托?”一切问题的答案都有一个共通前提:等不等得起、买不买得着、骂不骂得动。笑到最后的,不一定是跑得快的,生怕是交付慢的。归根结底,谁都想站起来、都不想倒下,最后站得最久的通常是那些被所有人唱衰又开足马力的牌桌冷板凳选手。
说了这么多,八月的新能源SUV榜单也就像是菜市场里比价格的阿姨:每个人都张牙舞爪,谁都想抢头牌,谁也不愿意认输。生活这锅焖肉里,多少人还在等一锅好米饭,但最后可能一碗冷饭也难得煮熟。清醒的人吃着辣条看热闹,普通人呢,只要别把自己当自选菜里的咸菜,偶尔战战兢兢地做一回乐道站起来的那根葱,世界也没什么不好。反正哭着笑着,黑马还是会跑出来,下个月见。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