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几个,咱先别聊诗和远方了,看看眼下这汽车圈吧,都快卷成麻花了。
前儿个还有朋友跟我哭诉,说他那家4S店,现在卖车比西西弗斯推石头还难,天天在倒闭的边缘疯狂试探。
可就在这一片哀鸿遍野里,总有那么个“别人家的孩子”,不光吃得饱,还顺手把桌子给掀了。
对,别东张西望了,说的就是比亚迪。
这哥们最近又干了件“缺德事”——新出的那台叫海狮06的新能源SUV,刚落地一百天,噌,十万台车就跟下饺子似的从生产线滚下来了。
百天,十万台。
你品品这数字,是不是感觉后槽牙有点发酸?
这年头,别说十万台,能在一个月卖个三五千台,销售都得去庙里烧高香了。
日均一千台的产量,我寻思着这生产线上的螺丝都得拧出火星子吧?
这数据是真的,还是比亚迪的会计喝高了,多按了个零?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是满脸问号。
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精神,我潜入各大车主群,还跟几个卖车的老同学扯了半天皮,结果发现这背后哪有什么奇迹,这分明就是一场处心积虑的“阳谋”,一步一步都踩在了消费者的心尖儿上。
咱们把镜头摇得远一点,回到两三年前。
那时候你要是想买台混动车,那叫一个拧巴。
要么是纯电续航短得跟个笑话似的,出门买个菜都得算计着电量;要么就是价格贵上天,得勒紧裤腰带才够得着。
比亚迪就是看准了这份纠结,硬生生用一套DM-i技术,把插混车从“鸡肋”变成了“香饽饽”。
而这台比亚迪海狮06,揣着的已经是第五代DM-i了。
官方标的那个亏电油耗3.5L/100km,综合续航1670km,简直离谱。
啥概念?
就是你从哈尔滨出发,加满油充满电,一路向南,听着歌唱着曲儿,可能开到江苏了,那续航表看着还挺乐观。
这种“一箱油跑半个中国”的安全感,直接把续航焦虑这个紧箍咒给摘了。
当然,光省油可忽悠不了现在这帮比猴儿还精的买家。
他们要的是“我全都要”,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还得长得帅跑得快。
于是,比亚迪的第二板斧就抡过来了——堆料,丧心病狂的堆料。
一台起售价不到14万的中型SUV,轴距给你干到2米82,空间上先让你没话说。
紧接着,全系标配云辇-C,这玩意儿以前可是汉、唐这种旗舰车型上才有的宝贝,能让底盘在“舒适”和“运动”之间反复横跳,过个减速带都感觉比别人的车要优雅几分。
用我一个刚提车的朋友的话说:“治好了我老婆多年的晕车,感觉这钱花得比买药还值。”
最狠的还是那个TSC高速爆胎稳定系统。
这东西,可能你开到车报废都用不上一回,但它就像你手机里的“120”快捷键,你知道它在,心里就踏实。
在你看得见的地方给你面子,在你看不见的地方给你里子,比亚迪这手“暖男”操作,实在是高。
可话又说回来,这车就没槽点了?
非也。
你看它那个脸,还是“海洋美学”那套,说好听点叫家族化设计,说难听点就是有点脸盲,跟它兄弟海豹放一块儿,不仔细看还真容易认错。
内饰那块能旋转的大屏是挺酷炫,但除此以外,就有点像经济适用房的精装修,实用是真实用,可豪华感和设计感,确实差点意思。
而且,比亚迪还给你留了个“选择题”。
插混DM-i版,给的是前驱和偏舒适的悬挂,明摆着告诉你这是“奶爸专车”。
而纯电EV版,不仅换成了后驱,悬挂结构也升级了,操控性立马上了个台阶,高配甚至还有800V高压快充。
潜台词就是:想安稳过日子,选DM-i;想偶尔撒个野,多掏点钱上EV。
你看,算盘打得噼啪响。
至于那个“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虽然是纯视觉方案,但比亚迪直接给你上了个“王炸”保险:用智能泊车功能,要是出了剐蹭,他们掏钱修。
这份自信,恐怕连驾校教练都自愧不如。
这么一盘,你就明白了。
比亚迪海狮06这十万台的战绩,根本不是运气好,而是一道精密的计算题。
它用一个别人还在亏本赚吆喝的价格,给了一台几乎没短板的水桶车,精准地戳中了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朴素的需求。
它可能不够个性,不够极致,但它足够均衡,足够可靠。
这场百日破十万的狂欢,与其说是比亚迪的胜利,不如说是它对市场人性的又一次精准洞察。
不过,当所有的对手都学会了这套打法,当“卷”成为常态,下一个能让市场惊掉下巴的,又会是什么新花样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