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几个,咱今儿不聊别的,就聊聊前两天汽车圈那场堪比“鸿门宴”的发布会。
10月29号,北京现代,对,就是那个你快想不起来的北京现代,在新车发布会上,突然不干正事了。
不聊车,不聊技术,而是掏出一张PPT,指着在座各位同行的鼻子,咣咣咣甩出32个大字——“遥遥领先反复洗脑”、“饥饿营销订单注水”
好家伙,我当时就坐直了。
这哪是发布会啊,这分明是积怨已久的当堂对质,是把整个行业的底裤都给扒了,连个马赛克都没打。
那火药味,隔着屏幕都能把我眉毛燎了。
这一下,互联网可就热闹了,跟菜市场似的,瞬间分成了两大派。
一派是拍着大腿叫好的,觉得现代老哥终于说了句人话,是条汉子。
毕竟现在买个车,比考研都费脑子,你得防着销售给你画饼,防着厂家给你玩文字游戏,还得防着那帮水军在评论区里演双簧。
大家心里那火,早就憋成内伤了。
可还没等这叫好声传开,另一边的口水就淹过来了,那话可就难听了:“一个牌桌上快输光了的赌徒,有什么资格指责别人出老千?”
这话虽然糙,但理不糙。
成年人的世界,哪有那么多正义使者,多的是走投无路的呐喊。
不信?
咱们把日历往前翻翻。
想当年,北京现代那叫一个横。
2013到2016年,连续四年销量破百万,大街上跑的伊兰特,比共享单车都多。
那时候的它,就是合资品牌里的“三好学生”,是无数家庭奔小康的标志。
可现在呢?
今年前三季度销量8.80万辆。
这数字,都不够人家头部新势力塞牙缝的。
从一年卖一百多万台,到一年卖十几万台,这落差,换谁谁不迷糊?
所以,你说这通炮轰,完全是为了整顿行业风气,那我只能说你太天真了。
这更像是一个在考场上怎么也考不过别人的学渣,最后卷子一撕,冲着全班吼:“你们都抄作业了!”
人家是不是真抄了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嗓子,至少能让大家暂时忘了他自己考了多少分。
咱们再回头看看他这次考试的卷子——那台全新的纯电SUV,EO羿欧。
讲良心话,这车单看,还真不赖。
现代看家的E-GMP平台,顶配续航给你干到722公里,起步价才11.98万。
这诚意,都快从屏幕里溢出来了。
可问题是,现在的江湖,早就不认“性价比”这套老黄历了。
尤其是在新能源这个赛道,大家买的压根不只是一台代步工具。
他们要的是那个能K歌、能打游戏的大屏幕,是那个能陪你聊天解闷的智能语音,是那个让你在堵车时能偷偷刷会儿手机的自动驾驶。
说白了,大家买的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玩具”。
在这方面,北京现代就像一个刚学会用微信的老大爷,面对着一群玩转AI和元宇宙的年轻人,显得手足无措。
品牌的光环暗了,智能化的课也没跟上,你说,消费者凭什么为你那点“性价比”买单?
你看,这事儿不就绕回来了吗?
车卖不好,心里急;心里急,就想搞点事儿;搞完事儿发现,根上的问题一点没解决。
你把对手的营销手段骂得一文不值,可自己的产品,还是那个熟悉的配方,就是少了点让人欲罢不能的味道。
所以,与其说北京现代这一嗓子是给行业敲响了警钟,不如说是它为自己逝去的青春,奏的一曲挽歌。
它所批判的那些乱象,固然是行业的毒瘤,但这些歪门邪道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恰恰是因为在这个杀红了眼的市场里,它们“管用”。
市场的牌桌上,从来不相信眼泪,只认筹码。
与其花力气当那个挥舞着道德大棒的裁判,不如省点口水,琢磨琢磨怎么造出一台能让大家闭着眼都想买的车。
毕竟,把对手都骂死,并不能让自己活得更好,不是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