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万起,上市72小时大定破2600台——这不是某款进口超豪华轿车,而是中国品牌尊界S800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你没听错,一辆挂着中国车标、由江淮汽车与华为联手打造的旗舰轿车,正以百万级定价,硬刚BBA的“老巢”。更让人意外的是,市场不仅没冷眼旁观,反而用真金白银投了票。这背后,真的是“情怀买单”吗?还是说,中国车真的在工艺、智能、底盘这些“硬功夫”上,悄悄完成了蜕变?
我最近有幸深度体验了尊界S800,不是走马观花的静态品鉴,而是从城市高架到山区弯道,从自动泊车到高速领航,全程“暴力”测试。今天,我就带各位车友,撕开参数表,摸一摸这台车的“筋骨”。
外观:6层车漆,到底“晃眯眼”在哪儿?
第一次见到尊界S800,我确实被“晃”了一下。不是灯光,是它的漆面。阳光下,那层漆像液态金属一样流动,反光细腻得不像国产车。后来才知道,它用的是6C4B工艺——6层喷涂、4层烘烤,漆膜厚达230微米,镜面指数高达96.3%(数据来源:101043.txt)。什么概念?普通豪车一般在180微米左右,镜面指数90出头。多出来的这几道工序,让漆面不仅更耐刮,还让光线折射更均匀,远看像一块整钢锻造,近看连指纹都藏不住。
再看车身线条。全封闭无尘冲压台面+一体热成型工艺,让它的一体化腰线一气呵成,没有传统拼接的“断点感”。我特意用手摸过车门与翼子板的接缝,缝隙均匀到可以用游标卡尺测量。这种“强迫症”级别的工艺,已经不是“好看”那么简单,而是制造体系升级的具象化。
内饰:豪华不是堆料,是“共生进化”的哲学
坐进车内,我没急着开,而是关上车门,听那一声“砰”的厚重感。这声音,是百万级豪车的“入场券”。尊界S800的车门密封条、铰链调校,明显经过反复打磨,关门声低沉有力,不像某些“虚胖”车型,声音空洞。
中控是一块3D曲面屏,但真正打动我的是它的“安静”。没有哗众取宠的动画,没有弹窗广告,界面逻辑清晰得像手机里的“极简模式”。这背后是华为鸿蒙系统的深度定制。我试了语音指令:“打开通风,调低空调,播放周杰伦。”三句话一气呵成,系统秒懂,执行无延迟。这才是智能座舱该有的样子——听话,不抢戏。
座椅用的是延锋国际的定制方案,填充物软硬适中,长途驾驶不累,激烈过弯不滑。最惊喜的是后排——腿部空间接近D级车水准,座椅角度可调,还带加热通风按摩。我让一位1米85的车友体验,他反馈:“比我家那台7系还舒服。”
动力与操控:途灵龙行平台,不只是名字霸气
尊界S800搭载的是华为DriveONE电驱系统,具体参数暂无相关数据,但驾驶感受很直观:动力输出线性,像V8自吸那种“绵绵不绝”的感觉,而不是某些电车“一脚踹飞”的突兀。
真正让我上头的是它的底盘——途灵龙行平台。这名字听着玄乎,但开起来就明白了。在皖南山区一段连续发卡弯,我以60km/h入弯,车身姿态稳得像贴地飞行。后轮转向+主动悬架的组合拳,让这台近5.3米的大型轿车,转弯半径比Model S还小。过减速带时,悬架吸收震动干脆利落,车内只有“噗”一声轻响,不像某些“魔毯”悬架,软得像在坐船。
一位尊界S800首批车主告诉我:“我以前开X7,觉得天下无敌。现在开这车,过坑不颠,拐弯不晃,才明白什么叫‘高级感’。”——高级感,不是配置堆出来的,是底盘调校出来的。
智能驾驶:ADS 4.0,真能“放手”吗?
华为ADS 4.0是尊界S800的“王炸”。我在高架上开启了NCA(城区智驾领航),系统表现堪称“老司机”。变道果断但不鲁莽,遇到加塞能提前预判减速,甚至能识别前方车辆打转向灯的意图。
最让我惊讶的是自动泊车。一个近乎“绝迹”的侧方车位,系统扫描后,三把就进,方向盘自动回正,误差不到5厘米。我问工程师:“这算法是不是学了驾校教练?”他笑:“是2.5亿公里实测数据喂出来的。”
但我也必须提醒各位车友:再强的辅助驾驶,也不能替代人。我试过在雨天开启ADS,系统明显变得保守,频繁请求接管。安全,永远是最后防线。
对比竞品:尊界S800 vs 宝马i7 vs 蔚来ET9
维度 尊界S800 宝马i7 蔚来ET9
起售价 70.8万 94.9万 暂无相关数据
智能驾驶 HUAWEI ADS 4.0(全栈自研) L3级(德国法规限制) NAD(依赖激光雷达)
制造工艺 6C4B车漆,230μm漆膜 传统喷涂,约180μm 信息暂缺
底盘技术 途灵龙行平台,后轮转向+主动悬架 Integral V型悬架 全主动悬架
品牌定位 中国超豪华新旗舰 德系豪华标杆 国产高端电动
我的观点:
如果你追求“德味”驾驶质感,i7仍是首选;
如果你信奉“全栈自研+换电生态”,ET9值得期待;
但如果你想要一台“中国智造”的集大成者,尊界S800的性价比和技术整合力,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打破垄断,靠的不是口号,是“共生进化”
尊界S800的成功,不是江淮一家的胜利。它背后是221家中国供应商的合力:宝钢的高强度钢、宁德时代的电池、采埃孚的线控技术、清华院士团队的材料攻关……这台车,是中国汽车产业链的一次“阅兵”。
江淮汽车董事长项兴初说:“在中国品牌高端化突破的道路上,没有孤胆英雄,只有共生进化。”这句话,我深以为然。过去我们总想“弯道超车”,现在才明白,真正的突破,是全产业链的协同进化。
写在最后:中国汽车的想象力,到头了吗?
尊界S800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中国汽车的另一种可能:不是模仿,不是堆料,而是用世界级的制造标准,讲一个属于中国的技术故事。
它贵吗?70.8万,确实不便宜。但比起动辄百万的进口豪车,它给出了一个更有诚意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中国品牌,也能站在金字塔尖,和世界对话。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尊界S800能真正打破外资豪华的垄断吗?还是说,它只是昙花一现的“网红”?欢迎各位车友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我是老司机我,下次带你们试试尊界S800的冬季续航,看看零下20度,它还能不能“龙行天下”。咱们评论区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