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2日报道,几位外企高层领头的,包括福特公司的CEO在内的专家们,最近都去了几家中国的智能制造工厂转转。据说,这些来自西方的参观人士,都对中国的技术进步感到“挺震惊的”。
据报道,美国福特公司CEO吉姆·法利在中国的一家新能源汽车工厂参观后,表示对自动驾驶、人工智能、面部识别等技术的创新挺感兴趣的。“中国的生产成本和汽车品质远超西方的厂子,”法利对媒体说。
澳大利亚矿业巨头福特斯克金属集团的总裁安德鲁·弗里斯特透露,来到中国后,他决定不再在公司内部搞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生产。“你去工厂转转就知道,整条生产线就是个很大的传送带,零件一点点拼装起来。顺着传送带走八九百米后,就能看到一辆卡车装配完毕了,而且全部都是机器人在干活,不是人手。”弗里斯特跟记者讲这番话。
英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商章鱼能源的老板格雷格·杰克逊提到,他曾经参观过一家“产量惊人的手机厂”,因为这家工厂全靠机器人操作,所以其实是个“黑工厂”——不用开灯的那种。杰克逊说:“中国的优势已经从政府补贴和低廉的劳动力,转变成一大批高技能、受过良好教育的工程师,他们在拼命搞创新。”
关于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报道引用了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报告,说中国政府正用各种方式大力推动自动化生产,导致中国的工业基础在过去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高科技转变。从2014年到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从18.9万台猛涨到超过200万台,增长幅度真是惊人。
报道提到,虽然有人会用“中国人口多”来解释中国这些成绩,但数据显示,就算按照人口比例来算,中国的机器人使用数量也远远超过美、德、英等国家。而且,跟以前西方人认知中的“廉价中国产品”完全不一样,现在业内普遍认为,中国在新能源车、电池、无人机等多个领域,已经站在了技术的前沿。
欧洲改革中心的知名经济学家桑德·托尔多尔指出,想要跟上中国的创新节奏,维持制造业的动力,西方国家就得加大对机器人技术的投入。“既然中国在这块占了优势,咱们就得拼命追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