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途不装了,摊牌了:2.0T四驱卖13万,同行看完连夜开会

这年头,车圈的魔幻程度,已经快赶上修仙小说里主角渡劫失败,然后当场黑化重生的戏码了。最近这个捷途自由者,官方指导价15.49万,结果经销商那边反手就是一个优惠,直接给你干到13.99万。

这叫降价吗?不,这不叫降价。

这叫捷途不装了,摊牌了,直接往本就血流成河的池子里扔了个超大号的炮仗。它不是来抢蛋糕的,它是要把整个餐厅的桌子都给你掀了。这种操作的核心思想就一句话:“我活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谁都别想活。”属于典型的“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式打法。本来15万这个价位,大家还在那装模作样地谈什么品牌调性,谈什么用户体验,结果捷途直接把底裤都扒了,赤着膊冲进来说,别装了,今天我们只论斤卖。

捷途不装了,摊牌了:2.0T四驱卖13万,同行看完连夜开会-有驾
捷途不装了,摊牌了:2.0T四驱卖13万,同行看完连夜开会-有驾

讲真,这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才是现在车圈的唯一真理。什么存量竞争,什么蓝海市场,都是骗自己的。现在就是黑暗森林,谁先开枪谁就有优势,谁更不要命谁就能活下去。同行看了捷途这操作,估计心态都得崩,连夜开会的主题可能都不是“我们如何应对”,而是“我们财务上还能撑几次这样的自爆卡车袭击”。

再看看这车本身,2.0T发动机,254马力,配个8AT变速箱,数据挺好看的。用的是博格华纳的四驱。诶,你看,这些东西单拎出来,都挺正经的。但问题就出在这个组合和价格上。一个不到14万的方盒子,给你配这么一套东西,就好像你楼下沙县小吃的老板,突然告诉你他们家的馄饨用的是米其林三星的秘方,而且今天买一送一。你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恐惧。你会开始怀疑这个老板的精神状态是不是需要关心一下。

这就是典型的反技术崇拜。我们总以为技术是越高大上越好,参数是越牛逼越好。但现实会教你做人。我跟你讲,决定一套四驱系统牛不牛逼的,从来不是什么实验室里的交叉轴或者馒头包,而是小区里那个不知道谁砌的、角度刁钻的减速带,以及菜市场门口那个能把底盘卡住的马路牙子。自动驾驶的终极考验也不是高速公路,而是早高峰时段,从你车头前面横穿过去,视所有规则为无物的老头乐大军。只要大爷躺得快,你车上装的是三体人的智子都没用。捷途自由者这套东西,就是把一堆看起来很能打的“实验室装备”,用一个“老头乐”的价格卖给你,让你产生一种“我好像占了天大便宜”的幻觉。

捷途不装了,摊牌了:2.0T四驱卖13万,同行看完连夜开会-有驾

然后我们再看车里。15.6英寸的大屏,高通8155的芯片。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这里真的有点恍惚。这到底是一台硬派越野,还是一台移动的游戏机?副驾驶前面给你装个大扶手,让你感觉很硬派;中控又给你塞个大彩电,让你沉迷刷抖音。这种设计上的精神分裂,简直是典中典。它试图告诉你,你可以一边在泥地里玩极限穿越,一边让你的女王副驾优雅地刷剧。三体人看了这场景都得气活过来,这不符合物理规律。

捷途不装了,摊牌了:2.0T四驱卖13万,同行看完连夜开会-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是你懂我意思就行。这种产品逻辑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对用户心理的精准拿捏。他们知道,绝大多数买这种车的人,一辈子可能都不会去越野一次。他们买的不是车的通过性,而是一种“我可以随时去野”的可能性。这辆车就像一个压缩毛巾,大部分时间你用不上,但你知道它泡水里就能变大,这种潜在的能力就足够让你心安理得了。所以,车里必须要有8155芯片这种“大脑CPU”,必须有大沙发,因为99%的用车场景,还是在铺装路面上,堵在上班的路上。

捷途不装了,摊牌了:2.0T四驱卖13万,同行看完连夜开会-有驾

这车的安全配置也很有意思,高强度钢占比超80%的笼式车身。说白了,就是给你一个金刚不坏的铁王八壳子。这玩意儿在营销上特别好用,因为它给了你一种物理上的绝对安全感。但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又给你配了一堆L2级驾驶辅助,什么3个毫米波雷达6个超声波雷达。这就产生了一个微妙的矛盾:它一边告诉你,我的壳子巨硬,你随便撞;一边又告诉你,我有各种雷达,帮你避免去撞。这种感觉就像一个武林高手,穿着金钟罩铁布衫,然后还不停地跟你说:“你别过来啊,别逼我出手啊!”

捷途不装了,摊牌了:2.0T四驱卖13万,同行看完连夜开会-有驾
捷途不装了,摊牌了:2.0T四驱卖13万,同行看完连夜开会-有驾
捷途不装了,摊牌了:2.0T四驱卖13万,同行看完连夜开会-有驾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汽车产品,它们不再是纯粹的工业品,而是一个个被精心缝合起来的矛盾集合体。它既要硬派,又要舒适;既要科技,又要便宜;既要性能,又要省油。它想讨好所有人,结果就是创造出了一个谁都说不清楚自己到底爱它哪一点的“缝合怪”。

讲真,这么多储物格,最后我肯定都用来塞发票和孩子吃剩的零食袋了,人生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所以,这台捷途自由者到底是什么?它是一台车吗?是,但又不完全是。它更像是一个市场信号弹,一个行为艺术。它用一种近乎自残的方式,向整个市场发问:“都这个价格了,还要什么自行车?”它不在乎你是不是真的需要254马力,也不在乎你是不是真的要去爬山涉水。它只在乎一件事,就是在你心里种下一个念头:用买一台普通家轿的钱,就能买到一个“随时可以掀桌子”的资格证。

这才是核心。其他的什么动力、四驱、大屏,都是这个资格证的赠品。你买的不是车,你买的是一个选择权,一个对抗平庸日常生活的精神图腾。就问你怕不怕?反正同行肯定是怕了。这简直就是疯了!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