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上,长城山海炮Hi4-T性能版/全球版揭盅预售,喊价分别是24.98万和22.88万。油电混动,卡车,这茬儿事儿,是不是有点意思?
现如今,“电驱”好像成了点石成金的手指,啥玩意儿都想蘸一下。可咂摸咂摸,卡车这胚子,跟“电力驱动”这码事儿,对味儿吗?
有人说,甚好,既能应付市井穿梭,又能不时撒欢耍耍泥巴,两全其美。好歹NEDC纯电续航还有个百十来公里,城里溜达够够的了。
可也有人嘀咕,这不就是典型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翻版?卡车,基因里就得是皮实耐操,现在整这么个油电混,又是电机又是电芯,真要搁在戈壁滩、大西北,靠谱吗?没准儿救援车先把自己给撂那儿了。
这两种腔调,都有门道。
实则,这背后折射的是个挺耐人寻味的现象:咱们对“卡车”的认知,跟实打实的需求,是不是有点跑偏?
在北美,卡车是实打实的营生家伙,拉货、搬砖,那是看家本领。搁在国内,卡车更像是一种生活情调的图腾。城里开卡车,图个啥?图的就是一个“腔调”,一个“野性”。
所以,长城捣鼓出这么个油电混卡车,你说它吃不吃透中国市场?依我看,它门儿清。
一方面,国家政策对“电车”一路开绿灯,油电混车型能挂绿牌,不限号,这对于扎根一线城市,又想玩卡车的后生仔来说,诱惑力杠杠的。另一方面,二十好几万的身价,比起那些动辄四五十万的洋卡车,门槛降了不少。
可问题也来了。
为了讨好市场,山海炮Hi4-T也做了不少让步。比方说,性能版加了个涉水喉,看着挺唬人,可全球版直接给咔嚓了。这说明啥?说明厂家自己也心知肚明,真拿这车去玩命豁沙子的,没几个。
再比方说,这油电混系统。2.0T发动机+电机,综合功率300kW,听着唬人,可百公里加速7.2秒,对于这个价位的汽油性能车来说,算不上快。
这就好比啥呢?就好比一个健身教练,练了一身腱子肉,结果只能举个小哑铃,跑个八百米就上气不接下气。卖相是真不赖,实用性嘛,就见仁见智了。
再说了,你琢磨琢磨,玩卡车的人,真会在乎那点电费吗?恐怕更多的人,还是把它当成一个大号玩具,时不时一脚油门到底,听听发动机的嘶吼。
所以,山海炮Hi4-T的横空出世,与其说是卡车的电力化试水,倒不如说是长城对市场的一次精准摸底。它想拿捏住那些既想要卡车的“范儿”,又不想舍弃城市便利性的金主。
但这种“和稀泥”的路数,真的能撩拨到消费者吗?
要知道,现在国内车市,卷得天翻地覆。新能源品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各种黑科技层出不穷。山海炮Hi4-T,除了“油电混卡车”这个噱头之外,还有啥独门绝技?
这就要看长城接下来的吆喝了。要是能把“可城可野”的故事讲圆了,把客群锁定在那些“轻度越野发烧友”身上,或许还有戏。
只是,当我们把汽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来兜售的时候,是不是也该寻思寻思,这种生活方式,是不是真的适合咱们?
毕竟,真正的诗和远方,不是靠一辆车就能实现的。更多的,还得靠咱们自己的脚板,一步一个脚印地蹚出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