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P7+这车在我小区车库里其实还挺常见,尤其这两年新车主扎堆,不少人还露天放着,完全没把后期保养当回事。前几天老周在楼下抽烟,突然嚷嚷说他媳妇刚买的P7+方向盘硬得跟石头似的,腕子都快扭断了。我们几个老骨头听了都乐,说这不是出厂瑕疵,是小鹏“新技术”升级,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明白,这玩意八成进了水,只是厂家不愿招供罢了。
小鹏的售后,小区里都传开了点故事。上回小赵去店里查底盘,师傅第一句就说:“这批转向机都整得毛病,厂家不让多说。”不过检查也没啥技术活,塞点密封胶糊弄过去就叫完事。有车友还在微信群里晒照片,说去年底买的那几台其实全都被私下打过胶,只是没人告诉你咋回事。还有听说今年五月份新上牌的P7+,听销售随口提过都已经换了个新款的转向机,“这玩意儿才管用,之前的全靠胶糊。”销售嘴挺碎,爱顺嘴吐槽,说厂家都心知肚明,但能不承认就不承认。
其实这车配置里最冷门的是那个“主动转向稳定”小程序,有次小伙子刷了OTA,突然多了个新菜单,点进去自己都懵逼,没人讲解。“这不是啥新功能,就是骗你说安全有保障。”我爱跟4S店技师瞎聊,他就经常口头禅:“进水后啥助力电子都白搭,换总成才是真的好。”听这说法,不禁怀疑这些“技术升级”到底靠不靠谱。
除了转向这事儿,车主吐槽不断。后视镜有次雨后自动收起来卡死了,隔壁大爷还跟我拌嘴,说是系统自动整的,但我知道这家伙当年凯美瑞也遭过类似情况。还有有人说,P7+那个底盘打胶其实不是只这一批车,老迈腾当年也有类似“密封补救”,不过都是私下处理,厂家都不会主动提召回。难怪群里前阵子还流传:“谁家P7+还没被打过胶?”成了个梗。
用车细节这事也耐人寻味。前阵子有个女司机在三环路堵车,方向盘突然变死沉,愣是手忙脚乱差点撞到隔壁车。急诊室是进不了了,但她那天回去一阵子不敢开。事后修车厂师傅说:“就算你打再多胶,插头防水不到位就是隐患。”技术上的不讲究,在实际生活里,车主得自己兜着。
顺嘴插一句对比,去年我堂哥买的极氪001没遇上这种烦心事。据他车友群自测,极氪的转向机接口都多了个独立防水盖,虽然也不是百分百,但用车半年没出过报警。小鹏那些年火起来就是靠价格和配置,但细节处跟老车比总觉得差口气。小鹏P7+底盘前期漏水在杭州雨天路况算家常便饭,售后连维修师傅都直言“这批焊点真省料”。
讲个冷门小插曲,去年有一位东北车主买了P7+,结果冬天冻到方向盘打滑,售后硬说是“温控过敏”,最后还是给换了总成。小鹏这车,别看你在北方用,南方长雨天就麻烦,互联网上的案例也不少,但本地售后最怕你追问技术细节。
这些事儿折腾来折腾去,还是围着那句老话:“车小毛病不能出,人安全才是真。”倒不是谁家就一定黑心,但小鹏汽车这几年技术迭代出得太急,一些底子薄、心思花哨的配置反倒成了隐患。要我说,小鹏P7+的转向事故下回还真不能全怪驾驶习惯,厂家偷懒打胶、用户被蒙在鼓里,才是最头疼的地方。
至于后续,小区新来的保安是个前技师,听说群里每礼拜都有人问他“小鹏方向盘问题”,这哥们干脆开个小群收费诊断。最近据说都靠群友互助发视频,指导拆胶,有人说都快发展成“民间小鹏维修社”。哪天这事真闹到召回了,估计保安都能混4S店岗位了。技术口头话就一句:“别迷信新车,胶糊得再好,隐患还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