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我一直觉得品牌LOGO不过是个图案,不是个多复杂的事儿。能画个看得过去的,能用就行。后来读了不少品牌背后的故事,才明白,原来一个品牌LOGO设计的背后,是满满的意义和情感,就像东风汽车的“双飞燕”,它不仅是一幅图,还是一段历史,一个时代的心思。
要追溯“双飞燕”的故事,还得从1969年的“二汽”说起。那会儿的东风汽车,还不叫“东风”,而是挂着“第二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的牌子。当时说汽车厂标志,也没这个概念,别说LOGO,连标志的影儿都没有。
二汽的转折是在1975年,从“二汽”更名为“东风汽车”。名字好听了,厂子开始琢磨,得有个像样的车标才行。没办法呀,那时候你想在市场上立住脚,还真不能少了这玩意儿。于是厂里动员,全厂范围内征集车标设计。至于标准,那是真难,既要表现“东风”的抽象意境,又要简洁清晰。
其实想想吧,“东风”是真难画,风本来就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让设计师们愁了不少日子。要再加上“东风”的独特性质——春天的象征、带方向感的风,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典型的“抽象太抽象”,什么图都不好使。
不过好在,“二汽”在这之前做了点准备。他们派了一批有美术天赋的青年员工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算是提前下了功夫。这些青年职工后来成为厂里的“设计主力”,艾德昆就是其中之一。说起艾德昆,他的设计那还真是有点“神来一笔”的意思。
艾德昆的设计方案是一个圆环里两只相衔翻飞的双燕。你别说,这设计是真的妙,层次和细节都到位。燕子,春天的使者,东风送来的礼物,用它象征“东风”一下就把抽象变具体了。圆环一看就知道是车轮,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地球,寓意汽车飞驰、走向全球。整个设计既贴合企业背景,又有美感,评审组看后那是真的眼前一亮。
他设计的LOGO不仅传递了“东风”的精神,还大有深意。他在设计答辩会上说,“二汽尽管建设于崇山峻岭之中,但必然要像飞鸟一样翱翔,并冲向广阔蓝天。”,这不仅表达了LOGO背后“东风”的内核,还刻画了企业的梦想与追求,这种发自肺腑的话,让人听着都觉得得劲。
这双飞燕LOGO一经面世,在内部评选中直接脱颖而出,又经过了几轮修改,于1982年正式成为东风汽车厂徽和产品标识。双飞燕,成了一代代东风人的精神象征。
不过时代一直在变,双飞燕未能一成不变。在新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东风开始打造多个子品牌,比如猛士、岚图和奕派这些新能源品牌。每一个品牌背后,都有它独特的定位与消费群体,自然也需要更贴合市场需求的新LOGO。猛士的标志借鉴了头盔甲胄的造型,岚图则从《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展翅得来灵感,双T造型则是奕派的代表,象征科技与突破。
你可能会问,这些子品牌都没沿用“双飞燕”,那东风精神还在吗?其实呀,标志变了,形不似但神更似。当初“双飞燕”飞入春天,现在已经化为深层基因,坚持创新与传承,散开后又聚到一起的精神那是一点没变。这些LOGO各有特色,却都带着东风的底色,力量藏在眼看不见的地方。
我一直觉得,像“双飞燕”这样的设计,可不只是画出来的,它是整个时代的信念浓缩,也是一代人燃烧青春的象征。哪怕今天东风车标被改了样,但只要精神还在,那股暖风就一定会吹得更远更广,双燕也一定还会翱翔无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