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早知道,9月15日西安市限行尾号1和6机动车限行,全天提醒注意交通安全和天气变化

西安限行尾号1和6,这事儿说实话挺平常的,今天起,7点到晚上8点,别开那些车上路了,早点规划路线,人多的时候堵车本来就烦。上周才和做二手车生意的朋友聊起,他说这限号对生意影响不小,有些老客户直接不回头了,嫌这管得太死。

西安这雨也别小看,气象台说了,这两天雨量可不小,60到110毫米,个别地方甚至超150毫米(这是我从几个预报拼出来的,估摸着可能不太准)。降雨加阵风,风速5到6级,风大雨大,你出门得多备两件事——伞和耐心。你觉得雨中堵车咋样?我就头疼这感觉,特别是过去自己开车,雨刷跟非洲鼓似的,视线差得想撞树。

出行早知道,9月15日西安市限行尾号1和6机动车限行,全天提醒注意交通安全和天气变化-有驾

我顺便掰扯掰扯,这限行其实是典型的供给侧调节,不啰嗦,就是减少道路机动车的数量,像你家厨房的锅太多,看起来高大上,但一烧菜就腾不出地方,别人做饭挤兑着走。西安这年头,虽然公共交通越来越完善,但真是得靠点限号来松松空气和路面。供应链角度说吧,制造商也得应付这需求起伏,库存压得紧,零部件流转被限制,加上限行,车企推新款的节奏都会乱了套。

小插曲,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上个月有个同行说,15天的限号日扣下来,西安一段时间内的用车率下滑大约30%(这是他们经销商那边的体感数据,样本有限哈)。这也解释了为啥最近车市有点冷清,还有点库存焦灼的味道。

同价位来说,举个栗子:我跟亲戚试驾了一下某国产SUV和合资SUV,价格差不多80000到100000人民币左右。前者的底盘调校偏硬,供应链瓶颈导致装配偶尔有点松散感;后者看着做工细腻点,但小毛病也不少,譬如电控系统偶发死机。这个差别令我想起车企们的玩法,国产车以新技术和成本破局,合资靠老底盘和品牌稳住粉丝。你觉得,便宜点但有瑕疵和贵点但维护费高,哪个更保险?

出行早知道,9月15日西安市限行尾号1和6机动车限行,全天提醒注意交通安全和天气变化-有驾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关于用户心理,车主们真的在意限行吗?大多数人可能有点烦但还凑合接受,毕竟车就是代步工具,不是身份象征了。不过这60%的人群里,怕被罚款的大有人在,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车辆限号搞得他们不得不提前或延后出门,这种不自由感,不是个小事。

我之前说限号是纯粹交通松绑,这说法有点大。其实它也牵涉环保大招、防疫控流、城市管理等多维视角,不是一锤子买卖。想想复杂得像织毛衣,有多少线头,老断了还得接,我又重新拉下线,等会儿顺着说。

你有没有想过,限行对二手车市场的影响?有人一心要脱手限号尾号的车,价格可能砍得很狠;也有人借机买入无限行的牌照车囤货,这换算成现金流算算,挺有意思的(我简单算过,假设买卖差价10%,日持车成本50元,半年下来亏多赚少)。这段先按下不表。

出行早知道,9月15日西安市限行尾号1和6机动车限行,全天提醒注意交通安全和天气变化-有驾

顺带蹭个供应链比喻,车企研发流程像做大菜,原材料从供应商那儿送到,货源不稳,菜做不出来,餐桌就不能按时开张。再加限行这种临时调料,用得不均匀,味道不对劲,顾客就走了。

前两天和修理工大哥聊,他们说现在车电控越来越复杂,维修周期长了,配件还得排期。你说这车稍微复杂点,是进步还是麻烦?我有时候真挺嫌麻烦的,但不弄懂怎么整活儿,说不定哪天自己成了‘专家’。你有没有这感受?

气象台说这雨持续到22号,多阴雨对路况不好,我就觉得油耗肯定得涨。刚才算了下,如果多花5%油耗,百公里成本得增加3块钱,这对上下班族来说不是小事。你觉得还能养得起这车吗?我倒是怀疑大部分人没细想过雨天对综费的隐性增加。

出行早知道,9月15日西安市限行尾号1和6机动车限行,全天提醒注意交通安全和天气变化-有驾

同事跟我调侃说,西安虽然历史悠久,老城区路子多狭窄,一到雨雪天这限行政策更是让人烦躁。其实这倒也不是坏事,安全第一,尤其咱们这些每天骑车拼命躲堵车的人,安全感能不能有点保障?

我老觉得,城市里的车,尤其限行车辆,这件事和咱们买菜一样,有点复杂,有点无奈,还得接着过。你上次遇到限号堵车,是怎么调节情绪的呢?还是说你早就换了车,直接躲过这些烦恼?

9月的西安天气一变再变,车主们的心情也跟着波动,有人已经开始考虑换电动车或者换工作地点了(这是我的猜测,不太确定)。明天街角那个卖伞的小摊儿会不会生意火爆?我心里有点好奇。

出行早知道,9月15日西安市限行尾号1和6机动车限行,全天提醒注意交通安全和天气变化-有驾

车在路上,不是只有引擎声,还有司机的脉搏和城市的节奏。你是否也注意到,限行当天那一早,空气仿佛清新了那么一点?我想这感觉,值不值,只有你开车的人最知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