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妹观察|智联电动车产业为何“落地”重庆,结缘两江?

来源:重庆两江新区

在重庆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之外,从“四轮”到“两轮”,重庆又瞄准了智联电动车产业。9月17日,首届智联电动车产业全球发展峰会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

江小妹观察|智联电动车产业为何“落地”重庆,结缘两江?-有驾
▲王加喜 摄

放眼全球,电动车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低碳智能”。正值产业转型升级机遇期,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为何“落地”重庆?为何与两江新区结缘?

重庆市汽车专班智联电动车工作组负责人唐政表示,重庆具备雄厚产业基础区位与开放通道技术赋能能力三大优势。

产业基础扎实雄厚

近年来,重庆智联电动车产业发展增速显著。2024年,重庆电动车产量达298万辆,同比增长19%;2025年上半年产量飙升至219.75万辆,同比增长58.6%

快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产业集群的强势崛起。据了解,重庆现有电动车整车企业17家,全国电动车行业前十强中有7家企业已经入驻,雅迪、爱玛、台铃等头部品牌纷纷在此落子布局,其中3家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比重高达72%

此外,完善的配套也为产业的升级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当前,重庆电动车的本地配套率已经超过了60%,电机、电控、车架、灯具、仪表等均可实现就近配套。

大势所趋下,重庆这座摩托车生产制造大市,正紧跟风口、引凤落巢。

开放优势助推产业出海

在首届智联电动车产业全球发展峰会上,“全球发展”作为产业核心发展路径之一,被多次提及

江小妹观察|智联电动车产业为何“落地”重庆,结缘两江?-有驾
▲谭臻 摄

智联电动车产业全球发展联盟主旨报告指出,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电动车产业服务了3亿家庭、7亿人口,如今,这个产业需要通过全球化发展、依靠更广阔市场实现其技术价值、品牌价值乃至体系价值的最大化。

为此,加速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增长潜力巨大的全球南方国家市场出海,有望带来电动车产业增长新机遇

再看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是全国交通四极之一和“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具备独特的对外开放优势。

两江新区作为重庆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重要平台,有着国家级新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核心区等优势,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开放通道优势。

多条出海出境大通道的畅通,将为智联电动车产业的“全球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

当前,重庆正加快打造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北斗定位和移动通信”等自主信息技术加速普及应用,数字化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为发展智联电动车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广泛的应用场景。

两江新区在产业创新平台、数智技术、智能制造和算力基础设施方面具有优势,正大力建设人工智能集聚区

数据显示,两江新区已构建起辐射中西部、面向全球的全链条数字经济创新生态,数字经济规模超2000亿元、数字经济主体超8000家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及AI技术快速发展,两江新区正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的更多可能性,不断拓展人工智能的应用边界。

今年7月,《重庆市智联电动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 年)》正式出台,明确提出两江新区将重点承载产业合作发展、产业大脑服务、产业中试创新三大平台建设,永川、铜梁、大足、璧山等区分别担负起支持雅迪、爱玛、台铃、比亚迪、星恒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重任,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其中,产业大脑建设上,新区将以“智联技术创新中心”为技术支撑底座,重点打造智联电动车产业大脑,计划3年内服务“3家整车制造车企+1家锂电池制造企业+3家铅酸电池制造企业”。

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汪子雄表示,两江新区将依托在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领域积累的坚实基础,主动服务重庆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建设,通过“四侧”协同与“四链”融合,系统性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