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325i,只要18万了

我发现现在的国内汽车市场变化真是太大了,和以前相比,简直是非常有意思。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后浪推前浪”,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和国产车,把合资车打得落花流水。

如果你一直在关注汽车市场,就会发现,很多以前很受欢迎的合资车,现在销量都大不如前了。

宝马325i,只要18万了-有驾

甚至有些品牌已经选择离开中国市场。以三菱为例,它曾推出过许多杰出的汽车产品。

广汽三菱欧蓝德便是其中之一,而三菱帕杰罗更是被誉为"越野界的传奇",其地位在越野车领域几乎可以与丰田普拉多相媲美。

然而,这款昔日的"越野之王"现已停产。

宝马325i,只要18万了-有驾

它们已成为我们记忆中的一部分。

对大多数人而言,汽车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但人们对于豪华车型的渴望并未减退,特别是对德国的BBA品牌。

例如,奔驰C级、宝马3系和奥迪A4L等中型豪华轿车,驾驶这样的车辆回到故乡,无疑会大大提升个人形象。

对于年轻人来说,驾驶这些车辆回家,很可能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宝马325i,只要18万了-有驾

中年人驾驶这些车辆回家,与人商谈时也会显得更有自信。

有趣的是,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多年发展,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合资品牌,都开始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体验。

合资品牌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敢于随意加价销售,现在几乎看不到还有哪家合资品牌敢于加价卖车了。

宝马325i,只要18万了-有驾

日系车不再加价,德系豪车如大众、奥迪、奔驰和宝马等品牌也在进行大幅降价,降价幅度之大,吸引了许多人趁机购买。

以我们今天讨论的宝马3系为例,如今只需十几二十万的价格,就能买到这款中型豪华轿车。

要知道,在以前,即使是宝马3系的入门级车型,价格也远不止这个数。

宝马325i,只要18万了-有驾

算上额外的加价、保险费用和购置税,当初购买宝马3系的总成本大约在32万元左右。

尽管今年3月份宝马3系的销量达到了12924辆,但这一数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销商的降价促销活动。

许多宝马经销商在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下,不得不加快库存的清理。

目前,在一些地区,宝马325i的起售价已经降至20.88万元,如果选择分期付款,还能再降2万元,使得起售价降至18.88万元(请注意,地区之间的价格差异较大,这里提供的价格仅供参考)。

宝马325i,只要18万了-有驾

与官方指导价相比,价格已经下降了10多万元人民币。

实际上,宝马3系的内饰与7系非常相似,可以说它是7系的"小兄弟"。

现在,这款"小兄弟"的价格已经跌至18万多元,配备了2.0T发动机,能够爆发出245马力,加速时间仅需5.9秒,这样的性能,还需要考虑比亚迪汉吗?

此外,宝马3系的外观设计非常时尚、动感,甚至比奥迪A6L还要吸引人。

尤其是它的前脸设计,依然保持着经典之美。

宝马325i,只要18万了-有驾

标志性的双肾型进气格栅搭配锐利的前大灯组合,赋予了车辆一种精致感。

这些大灯采用了LED技术,夜间照明效果出色,同时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从侧面观察,新款宝马3系的车身线条流畅且充满运动气息,而车尾的轮廓设计同样动感十足,整体造型显得非常和谐。

宝马325i,只要18万了-有驾

它的车身长度为4728毫米,宽度为1827毫米,高度为1452毫米,轴距达到2851毫米,空间表现相当可观。

得益于车身的较长尺寸,侧面轮廓显得格外修长,辅以直线条的勾勒,营造出一种坚固而动感的车身线条。

日常使用中,这样的设计不仅实用,而且运动感十足,外观上甚至比奥迪A6L更具吸引力。

宝马325i,只要18万了-有驾

在内饰方面,新款宝马3系展现出了独特的设计风格和鲜明的个性。

中控台采用了T字形布局,红色与黑色的组合,增强了车内的豪华氛围。

12.3英寸的液晶仪表盘与14.9英寸的中控屏幕无缝连接,形成了一个一体化的悬浮曲面屏,并且巧妙地向驾驶员一侧倾斜,以便于操作。

此外,用户界面(UI)的设计同样显得非常高端。

宝马325i,只要18万了-有驾

色彩运用上,新款宝马3系的内饰显得非常丰富。

中控屏幕配备了宝马最新的iDrive 8操作系统,其操作逻辑与之前的iDrive 7相似,但使用起来更加直观和便捷。

在动力配置上,新款宝马3系装备了一台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并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功率调校。

低功率版本的最大功率为156马力,最大扭矩为250牛·米;而高功率版本则拥有245马力的最大功率和400牛·米的最大扭矩。

宝马325i,只要18万了-有驾

所有车型都匹配来自采埃孚的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百公里加速时间只要5.9秒,动力非常强劲。

现在,宝马3系的起售价只要18万多,这个价格在以前连中配的凯美瑞都买不到。

宝马325i,只要18万了-有驾

长久以来,BBA(宝马、奔驰、奥迪)被视为豪华汽车领域的标杆,然而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显得不尽如人意。

2024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揭示了BBA在华业绩的普遍下滑。宝马的销量同比下降了3.8%,而奔驰的降幅更是达到了10.4%。

以上海车市为例,BBA在2020年还位列销量前四,但到了2022年,销量的大幅下滑令人震惊。虽然不至于被市场淘汰,但它们在市场中的地位正在逐渐被边缘化。

实际上,不仅是BBA,包括保时捷在内的整个大众集团,今年在中国市场都感受到了巨大的销售压力。随着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快速崛起,合资和外资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正在被逐步侵蚀。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2024年2月至4月,一汽-大众的累计零售销量连续三个月出现同比下滑,下滑幅度分别为16.2%、4.2%和15.6%。

即使是曾经风光无限的保时捷,在电动化转型的道路上也遇到了重重困难。由于电动车型销售不佳导致亏损严重,加上厂商对经销商的库存压力,经销商甚至集体要求更换高管并增加补贴。

2024年第一季度,保时捷在华销量同比大幅下滑24%,中国市场成为其全球唯一出现负增长的区域。

保时捷经销商的集体抗议尚未平息,宝马又以大幅降价的方式冲击了中产阶级车主,人们对豪华车的看法正在发生改变。宝马从昔日的"万人迷"变成了"被看不起"的对象,尽管宝马已经尽力应对市场变化。

高端汽车品牌的中心地位正在向国产品牌转移。随着中国本土品牌,尤其是新兴的造车势力大举进入高端市场,无论是拥有百年历史的奔驰、宝马,还是在中国市场一度占据主导地位的奥迪,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这些传统豪车品牌开始放下身段,采取"降价保量"的策略,与国产汽车品牌展开激烈的竞争。然而,这种策略是否有效,还有待市场检验。

短期内,宝马等品牌或许能够通过降价降低库存压力,但这也可能对品牌价值造成损害。更重要的是,国产汽车品牌个个实力强劲,给国外豪华汽车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智能大屏和新能源时代,BBA等传统豪华品牌似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操控和速度不再是其独特卖点,而高科技配置又相对落后。新一代消费者还没有充分体验到BBA的豪华,就已经将目光转向了新能源市场。

数据显示,从2021年到2023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稳步增长,从44.4%上升至56%。2024年一季度,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339.2万辆,同比增长26.4%,市场份额更是达到了59.6%。

与此同时,进口超豪华车市场却出现了下滑。2023年以来,进口超豪华车销量同比下滑了12%,2024年1—4月更是加速下滑34%。

在北京车展期间,传统豪华品牌的展台已不再人满为患,而比亚迪、小米等中国品牌展台却吸引了大量观众,甚至引起了外国参展商的关注。

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从品牌导向到价值导向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传统豪华品牌的溢价,而是更加注重产品本身的竞争力。

在电动汽车市场日益火爆的今天,燃油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BBA等传统豪华品牌成为了众矢之的。然而,要在这一市场分得一杯羹,新晋车企们还需要凭借自身的实力。

当初问界M9发布后,有网友戏称"再不努力工作,以后只能开BBA了"。

如今,这一调侃似乎正在成为现实,让人们在震惊之余,也不禁感慨时代的变迁。18万的宝马,无疑给许多中产阶级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