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撞都难!智己汽车的安全真不是吹的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辆电动车意外翻滚下两米高的陡坡,车顶狠狠砸向地面,车门却依然能正常打开,车内人员毫发无伤;更让人惊讶的是,车翻过来后竟还能正常行驶。这不是科幻电影的情节,而是智己汽车真实用户的故事。在安全这件事上,智己汽车用实力证明——它不是口号,而是刻进骨子里的基因。
---
电池安全:提前预判新国标,技术底蕴远超想象
2026年7月,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新国标才正式实施,但智己汽车早在2022年就已达到了新国标的全部要求,甚至远超其上。新国标要求电池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而智己汽车的标准是“24小时内不起火、不爆炸”——整整高出11倍多!
底气从何而来?
1. 黑科技材料加持
智己汽车的电池包内塞入了近200片航空级绝热气凝胶,这种源自NASA航天技术的材料,导热系数仅为普通隔热材料的十分之一。2毫米的厚度就能挡住800℃高温长达90秒以上,为电池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
2. 全球首创安全系统
- PSG相变超材防火墙:耐高温能力突破1000℃,持续10分钟以上,将热量隔绝在乘员舱外;
- FSE极速热流定向导通系统:一旦发现问题,瞬间导出高温烟尘;
- “两横四纵”铝框架:侧面碰撞时吸能效率提升6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凭借这套系统,智己汽车创造了“十万台零自燃”的行业奇迹——在电动车自燃事件频发的当下,这份成绩单的分量不言而喻。
车身安全:钢筋铁骨,打造“公路坦克”
一辆车的骨架决定了它在事故中的生存能力。智己汽车以全球最严苛的安全标准打造车身,将高强度钢及铝合金占比提升至88.61%,关键部位更应用了1500MPa级热成型高强钢(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面积承受15吨重量)。
设计巧思处处见真章
- “十纵十横”全向闭环结构:类潜艇环形肋骨设计,形成360度环抱式保护,碰撞时最大限度减少车体变形;
- 电池专属防护:独创“两横四纵”挤压铝框架,搭配“硼钢夹铝”复合门槛梁,确保侧碰时乘员舱与电池包零挤压;
- 底盘离地间隙近19厘米:有效避免电池磕碰风险,复杂路况也能从容应对。
在行业首次纯电SUV 61Km/h 正面柱碰+托底连环碰撞测试中,智己LS6高分通关。用户真实事故中,车辆从高处翻滚后仍能正常行驶,“公路坦克”的称号实至名归。
---
主动安全:软硬兼施,防患于未然
真正的安全不仅靠“硬扛”,更需“智防”。智己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IM AD)已累计行驶4.7亿公里,11月新增里程达1.3亿公里,用户使用率高达93.2%。其核心能力在于:
1. 360°无死角监控
AEB系统可精准识别小至0.5m×0.5m的障碍物,无论是纸箱、侧翻车辆,还是暴雨中的水坑,统统无处遁形。
2. 极限场景救命时刻
真实案例中,智驾系统曾以80km/h的速度紧急避让横在路上的大树,比人类反应快6.7倍。
3. 新手福音:全域数字视野补盲
- 一屏显示A柱、右后、后视镜等盲区;
- “雨夜模式2.0”暴雨中清晰标注路况;
- “猎鹰智慧灯光”消除“鬼探头”,夜行泊车更安心。
---
用户心声:安全是购车的“一票否决权”
J.D. Power调研显示,78%的中国消费者将电池安全视为购车首要因素,远超续航(65%)和充电速度(58%)。一位智己LS6车主的话很有代表性:
> “作为两个孩子的爸爸,选车时最看重安全。看到智己详细的电池测试数据,心里特别踏实。”
---
结语:安全没有捷径,唯有死磕到底
当行业还在为续航和加速内卷时,智己汽车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死磕安全。从提前三年超越新国标,到软硬件结合的全方位防护,再到“五0式安全”(零起火、零触电、零侵入、零碰撞危害、零感染),每一步都是对“安全第一”信念的践行。
毕竟,没有安全,再强的性能都是空中楼阁。智己汽车用行动证明:真正的豪华,是让每一次出行都无后顾之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