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说真的,早都不是之前那种“小打小闹”的水平了,刚过去的9月份,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差一点就破60%了,这意味着基本上就是已经开始形成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四六”分的局面了,燃油车成了明显的弱势群体。说实话,不管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从驾驶体验来新能源车确实是未来的趋势,这没啥好辩的,懂行的都知道这个理。可问题也有,就是续航焦虑依然在,一些人心里头还是放心不下,尤其是纯电续航和充电方便性,现在插混、增程品类也自带电量问题,再保守点的用户,心里头只好还是选燃油车,这可能是燃油车最后的一个“护城河”了吧。
这护城河听着挺靠谱,但实际情况是,这墙头已经快塌了。为什么呢?新能源车技术更新太快了,电池厂商也是火力全开,从续航到充电速度,干的全是拼命活儿,生怕用户还有啥子不满意。然后你发现,它更强了,再对比燃油车,好像每一项都能打出“你让路吧”的气势。
2024年或者接下来几年,都有两类车,估计会把燃油车最后的这点优势彻底击垮。这不是猜这都摆在眼前了。
先说第一类车——高功率充电的纯电车型,直接拿理想的纯电系列车型来说,i6和i8这两款车真的是挺猛的,尤其是i6,价格没多高,但它搭载了业界公认先进的“5C超充技术”,简单来说就是:10分钟充回500公里续航,这效率是不是已经甭提了?另外,理想还提前在国内布了好几千个超充站配套,覆盖范围不小,再加上能兼容2C普通超充桩,用户体验真是得劲。特别是它的5C桩独享,这种策略就像是开个“大会员模式”,看着是有点“圈地”的意思,但确实让车主们心里偷着乐。
除了理想,比亚迪的动作也不小,上半年直接推出了兆瓦闪充技术,新车唐L EV和汉L EV配上这技术,就成了“闪充标兵”,据说峰值功率能破1000kW,随随便便5分钟补能就有400公里了。实在不行,即使去用理想或者华为的小超充桩,也一样不怂。更关键的是,比亚迪有可能会把这些技术,再往价格更低的一些车型上推广,明年甚至后年,你买一款10万上下的车型,说不定也能来一套“闪充体验”,这对燃油车真是迎头一棒,毕竟充电时间比肩加油,这让燃油车还能咋整?
再说第二类车——大电池的增程车型。今年已经有厂商推出了带80度电池、纯电续航里程500公里的增程车,这事很可能成了个转折点。刚开始,很多人买插混和增程车是冲着便宜实惠,结果呢,用着用着发现问题贼多,续航太短,充电速度也跟不上,日常跑起来就让人闹心。但这种单次续航够长、又配上快充的增程车型,变成了新宠,用纯电跑市区没得问题,还能偶尔开启增程器去应对一些偏远地区或者长假期的高峰需求,那可真是随便跑。这么明年市场上,这种“大增程车型”将会势不可挡,特别是在中高端市场,说句大白话,你一辆车同时占了燃油车和纯电车的好处,谁不买账?
对于燃油车厂商来说,这些趋势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眼看着燃油车市场份额边边角角一年年被新能源啃掉,这根本就是无力反击的局面,还是得早点接受现实,放弃传统思维,主动转型,把新能源车做好、做稳,才是唯一的活路。说个题外话,如果你现在还盯着性能、续航这些老问题,试图挑新能源的毛病,那可真是自误,毕竟这年头发展能超过谁,你得用心去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