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新国标实施:充电器安全与通讯协议要求解析

7月1日,电动自行车充电器领域将迎来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2296-2022《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这一标准的实施,意味着充电器安全将成为电动车新国标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相关情况。

电动车新国标实施:充电器安全与通讯协议要求解析-有驾

该标准与另一部同期发布、同期实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2295-2022《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的完整体系。其推出不仅有望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的统一,更能为电动车新国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贡献力量。

❒ 推动充电接口统一规范

电动车新国标实施:充电器安全与通讯协议要求解析-有驾

《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标准中明确指出,鉴于铅酸蓄电池与锂离子蓄电池在电压和充电算法上的显著差异,新国标特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插头类型,以确保物理上的不相通,从而避免误用。铅酸蓄电池所采用的插头为2+2形式,包含两根电力插针和两根通讯插针,而锂离子蓄电池则选用2+4形式的插头,即两根电力插针搭配四根通讯插针。此外,电动车新国标充电器的国家标准还包含两大核心要求:其一,充电口必须统一遵循国家标准;其二,充电器需满足EMC标准,并配备延时保护功能

❒ 通讯协议充电要求

电动车新国标实施:充电器安全与通讯协议要求解析-有驾

在《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充电方式,即必须采用“通讯协议”进行充电。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与高效。通过“通讯协议”方式,充电器与电动自行车之间能够建立有效的信息交互,实现智能充电管理,从而保障用户的安全和电池的寿命。

电动车新国标实施:充电器安全与通讯协议要求解析-有驾

《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在制定过程中,借鉴了手机与新能源汽车在物理接口和统一模式方面的经验。标准中的第5.5.5条明确规定了充电器与被充电电池组(系统)之间必须建立互认协同协议。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蓄电池组充电器或其他蓄电池组充电器会首先与被充电电池组(系统)进行互认协同,确认蓄电池组的技术参数,确保电压等关键指标符合要求后,才会启动充电程序。这种设计有效地减少了因电压等问题引发的安全隐患,从而降低了火灾、电击等事故的发生概率。

电动车新国标实施:充电器安全与通讯协议要求解析-有驾
电动车新国标实施:充电器安全与通讯协议要求解析-有驾
电动车新国标实施:充电器安全与通讯协议要求解析-有驾
电动车新国标实施:充电器安全与通讯协议要求解析-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