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搬石头砸脚,欧美车企急了:要么赔钱要么上法庭

说起荷兰这次对中国公司的操作,真是让人看得目瞪口呆。这个在欧洲小得不能再小的国家,居然敢公然对中国企业下手,结果呢?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说,连带着把整个欧美汽车产业都拖下了水。

事情得从上个月说起。荷兰政府突然动用行政手段,强行接管了中国安世公司在当地的业务。这事儿一出,欧洲和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们就坐不住了。你想啊,安世这家公司每年生产超过500亿颗车规级芯片,大众、宝马、特斯拉这些大牌车企都离不开它。荷兰这么一搞,等于是把整条供应链给掐断了。

更有意思的是,荷兰人自己好像根本没想到会有这后果。当时他们以为占了大便宜,谁知道这是捅了马蜂窝。安世中国那边反应也快,10月18号立马宣布独立运营,不听荷兰那边的指挥了,员工工资也改由中国公司直接发,跟荷兰总部彻底切割。你说这荷兰政府是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荷兰政府搬石头砸脚,欧美车企急了:要么赔钱要么上法庭-有驾

紧接着10月4号,咱们商务部就出手了,直接禁止安世中国工厂出口某些特定的芯片零部件。这一招可真是打到七寸上了,安世全球70%的封装产能都在中国,这么一卡,欧美那边的汽车厂立马慌了神。

欧洲那些车企现在手里的芯片库存,撑死了也就能用个十来二十天。德国和美国的汽车行业协会都跳出来警告了,说再这么下去,11月份生产线就得停摆。你想想看,一条汽车生产线停工一天得损失多少钱?那可不是小数目。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的头头博泽拉都急得跳脚了,公开表态说如果芯片运不过来,美国还有其他国家的汽车生产都得受影响,连带着其他行业也要遭殃。这话说得够直白的,就是在催荷兰赶紧想办法收拾这烂摊子。

宝马、大众、博世这些欧洲汽车业的扛把子,现在是真的火大了。他们直接通过欧洲汽车协会给荷兰政府下最后通牒:要么赶紧找到替代方案,要么每天赔4000万欧元的损失,不然就法庭见。你看这架势,是真急眼了。

荷兰这次不光得罪了汽车企业,还把自家的宝贝疙瘩阿斯麦给坑惨了。咱们这边顺带着限制了光刻机生产需要的稀土出口,直接卡住了阿斯麦的脖子。这家公司可是荷兰的金字招牌,要是真停产了,荷兰经济得元气大伤。

荷兰政府搬石头砸脚,欧美车企急了:要么赔钱要么上法庭-有驾

荷兰人这次的操作,说白了就是脑子进水了。任何一个正常人都能想到会有这种后果,可他们偏偏就是想不到。现在倒好,什么都没捞着不说,反倒把自己搞得里外不是人。本国的税收一年要损失1.3亿欧元,奶粉、花卉这些对华出口的农产品也可能受限制,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到了10月19号,荷兰的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终于坐不住了,跑到一个节目上开始找补。他说什么中方误会了,荷兰政府这次行动是为了防止安世前面那个中国籍的老总把业务和知识产权转移走。还说什么中国汽车厂商也需要安世的芯片,大家应该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这话听着怎么这么别扭呢?当初你动手的时候怎么不想想后果?

两天后的10月21号,卡雷曼斯又赶紧给咱们商务部负责人打电话,说什么高度重视中荷经贸关系,想尽快见面谈谈,给安世的事儿找个建设性的解决办法。这服软的速度,虽然比不上二战时荷兰5天就投降那么快,但也算是够利索的了。

说实话,荷兰这次的蠢事儿要是不让他们付出点代价,这事儿肯定不能就这么算了。你想啊,要是咱们太好说话,欧洲那些国家不得觉得中国好欺负?到时候保不齐就会掀起一股没收中国企业资产的歪风邪气,一个接一个来试探底线。

荷兰政府搬石头砸脚,欧美车企急了:要么赔钱要么上法庭-有驾

这事儿让我想起了70多年前那个老人家说的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当年他在决定抗美援朝的时候就明白这个道理,现在看来这话一点都没过时。有时候你不狠狠回击一次,别人就不知道你的厉害,就会一次次来招惹你。

网上各国网友对荷兰政府的评论也是一边倒,什么“无脑”、“沙雕”、“笨蛋”的说法满天飞。这也难怪,荷兰这次的操作确实让人看不懂,就好像有人在背后怂恿他们似的。说白了,这不就是着了美国人的道嘛。美国人自己不方便直接动手,就拉着小弟冲锋陷阵,结果小弟被打得鼻青脸肿,美国人躲在后面看热闹。

现在荷兰撞了南墙才知道回头,可这代价也太大了点。欧美的车企们怨声载道,本国企业叫苦不迭,老百姓也得跟着遭罪。想想也是够讽刺的,一个国家的政府做出这么不明智的决定,最后受苦的还是普通人。

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来,在国际关系里,光有小聪明是不够的,还得有长远眼光和大局意识。荷兰这次就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为了讨好美国,把自己的经济利益都搭进去了。到头来美国人拍拍屁股走了,留下荷兰自己收拾残局。

安世中国现在独立运营得好好的,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企业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任人宰割的弱者了。你想用行政手段强取豪夺?对不起,咱们有的是办法应对。这种底气和能力,是这些年发展起来的硬实力。

荷兰政府搬石头砸脚,欧美车企急了:要么赔钱要么上法庭-有驾

说到底,这次事件给所有人上了一课:在全球化的今天,经济利益是相互交织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一方想要单方面撕毁规则、破坏秩序,最后伤害的不只是别人,更是自己。荷兰这次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搞到最后两头不讨好,里子面子都丢尽了。

现在的问题是,荷兰政府接下来该怎么收场?光是打个电话表示想谈谈,恐怕还不够。这次造成的损失这么大,影响这么恶劣,不拿出点诚意来,事情怕是不好解决。欧洲那些车企也在看着呢,要是荷兰政府摆不平这事儿,法律诉讼那就是跑不掉的。

你说说看,荷兰这次的骚操作,到底是聪明还是糊涂?最后这个烂摊子又该怎么收拾?欢迎大家留言说说自己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