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的富贵,抓得住才叫机遇!
三年前,广汽和赛力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都与华为牵了手。 可广汽一拍桌子:“太贵! 没主导权! ”11位董事全票通过,把华为踢出AH8项目,转头自立门户。
同一时间,濒临边缘的赛力斯却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技术总监连夜从重庆开着一台SF5冲进华为松山湖基地,余承东一试车,合作当场敲定:“华为的条件,我们全盘接受! ”
三年后,结局让人瞠目:问界均价冲上40万,半年狂赚27亿;埃安却沦为“网约车专属”,均价不到20万,半年巨亏26亿! 曾经销量碾压“蔚小理”的广汽埃安,如今连问界的车尾灯都看不见。
一、广汽的“灵魂论”:一场代价2000亿的豪赌
2023年3月27日,广汽董事会11:0全票通过决议:AH8项目从“华为联合开发”降级为“华为供应商模式”。 理由很“硬气”:华为要价太高,还要拿走技术主导权,广汽必须守住“灵魂”。
为了证明自己能行,广汽砸下109亿自建电池厂,208亿押注智能研发,甚至放话:“我们要做全栈自研的领头羊! ”
结果呢? 2024年,埃安销量暴跌20%,全年只卖出33.16万辆,问界却以38.94万辆反超登顶;到了2025年,埃安主力车型Aion Y、Aion S销量腰斩,而问界M9上市11个月狂销7万辆,稳坐50万级豪车销冠。
更惨的是集团层面:广汽菲克、三菱破产关门,丰田、本田销量崩盘,董事长不得不低头亲赴华为求援。
二、赛力斯的“放手一搏”:绑定华为=绑定未来
赛力斯的选择堪称“孤注一掷”:
技术命脉全交华为:从鸿蒙座舱到ADS智驾系统,核心智能化技术100%由华为定义;
渠道共享零保留:问界新车直接入驻华为全国千家门店,余承东亲自站台吆喝;
25亿买断“问界”商标:2024年7月,赛力斯斥巨资从华为手中收购品牌,彻底绑定合作。
华为的回报更是实打实:问界新M7上市5个月大定破14万辆,2024年1月单月交付3.1万辆,直接把赛力斯市值推上中国车企第二。
三、HI模式VS智选车:输赢早被写进代码里
广汽后来醒悟想回头,华为的“亲儿子”名额早满了!
2025年,广汽咬牙成立GH项目公司,注资15亿重启华为合作,可华为只给“HI模式”也就是当个普通供应商,智驾系统、渠道资源统统没份。
反观赛力斯,2024年直接115亿入股华为车BU(引望公司),利润分成、技术共享深度捆绑。
这差距有多大? HI模式的极狐阿尔法T,年销量徘徊千台;智选车问界M7,单月交付顶别人一年!
四、消费者的投票:40万买华为,10万买广汽
用户用钱包给出最残酷的判决:
问界车主晒图:“华为ADS 4.0城区智驾像老司机,鸿蒙座舱比手机还流畅! ”
埃安车主吐槽:“车机卡顿、智驾画饼,除了跑网约车,谁买谁后悔! ”
价格更说明一切:问界M9定价56.8万还得排队三个月,埃安AION Y降价到9.98万仍无人问津。
五、亡羊补牢? 广汽连“牢”都没了
2025年初,广汽董事长带队拜访华为,任正非客客气气接待,提到合作时态度明确:“智选车五界已满,第六界? 不可能! ”
转头,华为把最新ADS 4.0和鸿蒙座舱5.0独家给了问界,广汽拿到的仍是“阉割版”HI方案。
,连蔚来、小鹏都靠自研技术逆袭反超,只有埃安在“灵魂自主”的幻梦里,丢了市场、亏了钱、还赔光了时代机遇。
命运的岔路口,广汽选了“尊严”,赛力斯选了“活下去”。
三年后再看:一边是亏损26亿、销量崩盘的“自主一哥”;一边是狂赚27亿、杀进高端的“华为代工厂”。
网友锐评:“广汽亲手推开华为的泼天富贵,却不知赛力斯连碗都捧好了!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