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公里真实续航,这辆性能强劲电踏板因价格过高难卖?

法国电动车品牌Red Electric,曾以一款名为E125的电动踏板车惊艳亮相,令人唏嘘的是,这款车最终未能挽救公司破产的命运。 E125上市之初,凭借着堪比125cc燃油车的性能参数,吸引了不少眼球,可高昂的售价,最终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让这家初创公司昙花一现。

E125究竟有何过人之处?数据显示,它搭载了一台11kW的电机,扭矩高达560Nm,瞬间爆发力十足,0到50km/h加速仅需3.4秒,最高时速可达120km/h,这在电动踏板车中,绝对算得上是性能怪兽。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E125配备了四块三星锂电池,总容量达到9.6kWh,号称续航里程可达200公里,彻底告别“里程焦虑”。 配置方面,E125也毫不含糊。

200公里真实续航,这辆性能强劲电踏板因价格过高难卖?-有驾

14英寸轮胎、前后碟刹、ABS防抱死系统一应俱全,7英寸TFT彩色仪表盘科技感十足,支持手机APP互联,GPS防盗定位、NFC卡片启动等功能也都有配备,甚至还具备事故自动求助功能,安全性方面也考虑得相当周到,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 再好的产品,也得有个合理的价格。

Red Electric E125当时的上市价格高达899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7.6万元! 要知道,这个价格在欧洲市场,已经可以买到一辆相当不错的燃油摩托车了,即使考虑到欧洲电动车普遍偏高的价格因素,E125的定价也显得过于自信。

这款车在市场上遇冷,几乎是必然的结局,最终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走向破产清算。 这不禁让人扼腕叹息,一个拥有技术和创新精神的品牌,却倒在了错误的定价策略上。

Red Electric的陨落,像一记警钟,敲醒了那些试图在电动出行领域大展拳脚的新兴品牌。 技术参数固然重要,设计创新也必不可少,但最关键的,还是要回归到消费者对“价值与价格匹配”的朴素期待。

一款产品,如果不能在性能、成本和用户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即使拥有再亮眼的光环,也难以在市场上立足。 如何在性能突破与成本控制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成了摆在所有电动出行品牌面前的一道难题。

单纯的参数堆砌,或许能赢得一时的关注,但真正能走进用户生活、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创新固然重要,但接地气、懂用户,才是生存之道,否则,再美好的愿景,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Red Electric的案例,也给国内的电动车企业敲响了警钟。 疯狂堆料、盲目提价,最终只会把消费者拒之门外。

与其追求极致的性能参数,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用户体验、降低生产成本上,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不禁想到一句老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对于电动车企业来说,与其追求华而不实的噱头,不如脚踏实地,做好产品,服务好用户,这才是赢得市场的根本。

如果让你在7.6万元的预算内,选择购买一台电动踏板车,你会考虑Red Electric E125吗?你觉得电动车企业应该如何平衡性能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