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又出大动作,把车主们搞得炸了锅。
2025年8月,在上海的蔚来总部,创始人李斌亲自下场回应变相降价这件事。事情没那么简单,降价不是说降就降,还是带电池一块“升级”。原本75度的电池,直接标配变成了100度大电池,但是价格却没变。这么一来,主品牌豪车一下子便宜了3.8万,腰斩式操作,让老车主直接“破防”,大家都觉得自己被“背刺”。
有人车刚落地8个月,账面就亏了17万——这不是讲故事,是真刀真枪的钱就这样“飞”了。社交网络上,不少老车主都在李斌账号底下留言,表达自己的不满。车主王先生,买的ET5旅行版,原价35.8万,结果一开降价,两万瞬间没了。他抱怨:“蔚来不降价、高端品牌、用户企业,我都信了,现在钱没了,感觉被割韭菜了。”
李斌没回避,干脆和大家摊牌。他说,公司现在最重要的是活下去。原话是:“有老用户劝我,别太在乎他们的感受,蔚来活下去才是关键。”听起来有点无奈,但确实现实。蔚来至今没赚钱,累计亏损一千多亿,今年头三个月又赔了将近69亿,同比增长三成。李斌比较了特斯拉,大家都觉得美国佬能亏16年,中国车企有这个命吗?他说“中国市场对亏损容忍度没那么高。”蔚来一年卖两万多台,主品牌一万出头,乐道近六千,萤火虫两千多。看看理想L系列一个月就卖两万五,问界半年卖了十五万,蔚来压力山大。
市场这个大染缸,谁也别想独善其身。蔚来这次把各种暗降、折扣、赠送权益那些操作画成明线,彻底梳理了一遍。李斌承认,以前价格体系太复杂,“优惠政策能列满一整张A4纸”,买车像做数学题,吓跑了不少潜在客户。这一回,把流程简化,看上去就是降价,其实也是在增强竞争力。新ES8重新定位,产品线也跟着调整,全都是为了统一品牌形象,确保大家一眼就能看到蔚来的自信。
但这么干,老车主就没法淡定了。毕竟在燃油车时代,再怎么降价,一年内掉十几万基本见不着。价格大跳水,换来的只有苦水和吐槽。有车主说自己没被降价大刀砍到,但还是怕——万一蔚来倒了,换电、售后全玩完,那车就成了“孤儿”,才是最大的损失。
蔚来不是没想过补偿,只是公司财务那是“只进不出”。李斌的算盘是这样:给2025年1月1日至8月28日之间提车的用户一张6000元焕新礼金券,可以用来换购新车。算下来,十万人领券,五年花六个亿。这个补偿不会影响当期或者过去的财报,否则就是“灭顶之灾”。账本上动一笔都得小心,毕竟亏损的小船说翻就翻。
有些老车主不买账。“就这点补偿,还得我再掏钱买蔚来?”但李斌选择了艰难平衡,不追加更多现金补偿。他说,企业要先活下去,把公司做好了,才是对80万用户的最大负责。
其实降价背后,还有个市场底层逻辑。蔚来高价不降,自己养的“乐道”就打自家脸。乐道L90定价26.58万,蔚来主品牌再“端着”,两兄弟就得隔空掐架。李斌很清楚:“高价有好处,毛利高,账面漂亮。但量价关系摆在那,市场不会惯着你。”价格战已经烧到了锅底,特斯拉、比亚迪外加国内新势力,比拼的就是谁能“卷”出未来。
一边是企业生死线,一边是用户的心理价格线,两头难照顾。李斌并没有过度安抚,他关心的是大局,谁都明白,车圈不是小打小闹,谁家都可能明天就“歇菜”。市场冷冷清清,亏损举步维艰,继续高价,只会更难脱困。
更何况,车主其实也知道,买车本来就有风险。郑州的赵女士,老早买了ES6,虽然没降价影响,但心里一样揪着。她说,要是真别的车公司撑不下去,售后成了摆设,亏的更多。大家明白,有的时候,不怕企业降价,就怕企业倒闭。
新ES8刚预售,瞬间订单爆满,乐道L90之前的热度都不够看。李斌预测,今年底大三排SUV榜单,会被纯电动占领,以前前十只有一款纯电,接下来纯电数量都会翻倍。你别看现在老车主叫苦不迭,市场还是“真香定律”。
其实吧,蔚来拖着巨亏还在坚持降价,说到底就是没得选。谁都知道,品牌形象固然重要,小日子都得过下去,才有资格跟用户谈理想。蔚来想的是整体利益,个人谁也不能顾到。李斌最后一句:“没法照顾到每个用户,只能做最合理的决定。”这话说得实在,听着有点刺耳,但不是没人懂。
不少人还在纠结降价背刺老用户会不会伤了品牌。支持企业降价的人,觉得企业生存最要紧,否则大家都没机会继续用服务;反对的老车主,觉得品牌要讲诚信,不能说变就变;还有一群中立的,认为补偿可以再多点,企业得跟用户多沟通。意见一锅粥,但最后还是企业的现实压倒一切。
这事放在整个车圈,其实也挺常见。技术进步一升级,价格、配置随时变化,今天你觉得买了划算,明天可能又被便宜了五万、送了大电池。企业一刀切价格,谁都不能保证你是多赚还是少亏。你说老车主亏了17万心疼吗?心疼。可是市场不等你伤心,过气了就是新旧交替。
蔚来看上去是背刺,其实也是在自救。不降价,不主动调整,最后卖不动还得亏更多。补偿卡这一步,是企业平衡账本和用户情感唯一能开的口子。谁都不傻,大家买的是实惠,企业追的是活下来。
但说到底,无论老板多能聊,公司多会“搞事”,市场这口锅谁都吃不饱。蔚来一边稳住新车销售涨势,一边安抚老车主情绪,还得算着亏多少,能不能把账补齐。降价不是开玩笑,老用户吃亏新用户捡便宜,这场牌桌,谁坐在中间都不好过。
李斌说未来还会看换电券这类替代补偿方案,但是底线不能碰财报。这里是企业的生死线,谁也不能让公司多亏一分。再折腾就不是市场腹地,是悬崖边的钢丝。
车圈这几年,谁都在上演速度与激情,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摔的人会是谁。蔚来这场降价风波,让人看见车企的两难——市场压力、品牌信誉、用户利益,永远都不能三全其美。最后大家发现,谁活下去才有资格跟用户聊情怀;否则说再多,都是纸上谈兵。
这世界,讲情怀不如讲现实。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