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众泰汽车深陷多重困境。从产品质量争议到财务持续亏损,从管理层动荡到战略调整的迷茫,这家曾试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突围的传统车企,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财务困境与重整之路:亏损扩大与业务停滞
众泰汽车的财务数据进一步揭示了其经营危机。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5.58亿元,同比下降24%;归母净利润亏损10.0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整车制造业务收入下滑23.96%,核心原因被归咎于“生产制造业务仍在恢复阶段”。尽管公司于2021年12月完成破产重整,但复工复产进度缓慢。2022年10月宣布复工复产后,其湖南基地仍因“行业下行压力及疫情影响”持续停产,员工放假至2021年6月底,部分供应商甚至因回款不足4%陷入“连环债”纠纷。
管理层在年报中承认,当前研发投入大幅下降是为“集中资源于复工复产”,未来将“加大对新车型的研发力度”。然而,投资者对长期亏损的耐心正逐渐耗尽。截至2024年末,公司归母净资产仅剩2.35亿元,较上年度骤降84.3%,资产缩水与债务压力使其复苏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管理层动荡与战略调整:高管更迭与路径迷茫
众泰汽车的管理层变动频繁,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其战略连贯性的质疑。2024年11月,樊成伟出任公司代理总裁兼副总裁。资料显示,樊成伟曾任职比亚迪销售副总经理、奇瑞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但与此同时,监事会成员娄国海于2024年4月因“个人工作需要”辞去监事职务,其原定任期已于2025年2月届满。公司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高调布局,但自燃事故和研发投入下降暴露了其技术短板。吴建中曾坦言:“这件情况(自燃事件)把我们推到了风口浪尖。”
尽管众泰试图通过重整摆脱历史包袱,但其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投入远落后于行业头部企业。2024年年报中提到“未来将增强市场竞争力”,但缺乏具体技术路线和产品规划,让这一表态显得空洞。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营销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