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车主在开车的时候,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停车入位或掉头时,不自觉地把方向盘打到尽头。身边朋友也会说,“方向盘打死容易伤车,以后别这样”。
但另一部分人却觉得,这完全是小题大做,方向盘本来就是用来转动的,怎么会因为打到尽头就出问题呢?到底孰真孰假?今天我结合自己二十多年修车经验,给大家说一说这个争论了无数次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一点:方向盘打死,并不是瞬间就能把车弄坏,但长期频繁这样操作,确实对转向系统和油泵有伤害。
我记得有位车主开着一辆用了八年的老日系车来店里,抱怨方向盘转起来有滋滋的异响。拆开检查后发现,转向助力泵已经磨损严重,转向油也发黑发臭。进一步追问,才知道他平时习惯停车时打死方向盘,方向盘一拧到头还会多停个一两秒。就是这样的细节,日积月累把助力泵提前“折腾坏”了。
为什么会这样?咱们要从原理上说清楚。现在大部分车用的是电动助力(EPS)或者液压助力(HPS)。液压助力车打死方向盘时,油泵依旧在高压工作,但因为方向机已经到头,油液无法再推动转向齿条,油压过高,长时间就容易让油泵过热甚至泄漏。而电动助力虽然结构不同,但方向盘打死时,电机需要提供极大扭矩,电流会瞬间增大,电机发热也会明显增加,如果车主喜欢保持打死状态不松手,时间长了同样会缩短寿命。
这里要注意一个细节:打死的瞬间其实问题不大,关键在于“停留”。 很多老司机停车时打死方向盘后,还习惯多停个两三秒,甚至边等边踩刹车不松方向。这个动作,就是加速损耗的“真凶”。
我店里还遇到过一个修捷达的案例,那车跑了不到十万公里,车主却说转向明显变沉。结果一检查,方向机油封渗漏严重。原因很简单,他是个出租车司机,城市里每天掉头无数次,几乎每次都方向打死到位,时间长了零件磨损提前报废。
当然,有些车主会反驳:“我开了十几年车,经常打死方向盘,也没见坏过啊!”这话没错,因为车辆的设计会预留一定的安全裕度,不可能因为偶尔一个动作就报废。但是,这就像长期抽烟的人,可能几年没事,但时间拉长了,问题一定会出现。方向盘打死伤车,不是马上,而是“慢性病”。
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
第一,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打死状态。方向盘转到头后,立刻稍微往回回一点点,哪怕只有一两厘米,这样就能大幅减轻助力系统的压力。
第二,养成良好习惯。比如在停车入位时,提前控制角度,不要每次都非得靠“打死”来修正方向。
第三,定期检查助力系统。如果你发现方向盘转动时有异响、抖动,或者助力油颜色发黑,就要尽快检查,别等坏了才后悔。
总结一下,方向盘打死确实会伤车,但不是马上报废,而是长期损伤。偶尔一次没问题,但别养成习惯,特别是打死后停留不松手,这才是真正要命的操作。作为一个修车二十年的老技师,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如果你想让车的转向系统用得久一点,就别再无所谓了。
你平时停车或者掉头,会把方向盘打死到底吗?有没有遇到过转向异响或方向盘变沉的情况?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我也可以帮你分析是不是和打死方向盘有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