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新国标实施!这些变化将影响你的出行安全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新国标实施!这些变化将影响你的出行安全-有驾

2025年9月1日,备受关注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落地实施。

新标准从生产、销售到使用全链条升级安全要求,涵盖电池、电机、制动等核心部件,并首次明确塑料使用限制、北斗定位功能等创新条款。这场“小电驴”的安全革命,将如何改变我们的出行生活?本文为你划重点!

一、新国标出台背景:安全痛点倒逼行业升级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突破3.5亿辆,但安全隐患频发:电池起火、车辆自燃、非法改装超速等问题屡见报端。据应急管理部统计,2024年全国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事故超2万起,其中80%与电池违规改装或线路老化有关。

为此,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修订新国标,历时8个月、处理5.4万条意见,从防火阻燃、防篡改、续航提升、动态监测四大维度全面升级安全标准。

二、新国标核心变化:技术升级守护安全

1、防篡改设计:从源头杜绝非法改装

新标准针对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大部件提出严格防篡改要求:

电池组:禁止预留扩展接口,充放电需与车辆“互认协同”,防止私换大容量电池。

控制器:禁用剪线跳线改装,限制输入电压模式,避免通过解码器破解限速。

限速器:集成化设计后不可调速,超25km/h自动断电。

此外,新增6类防篡改检查方法示例,为执法提供依据。

2、塑料使用限制:降低火灾风险

新规要求塑料总质量≤整车5.5%,并鼓励用不可燃材料替代。塑料部件(如装饰件、软垫)燃烧时会释放有毒气体,且易引发明火蔓延。例如,某品牌通过改用阻燃橡胶材质,整车火灾荷载降低40%。

3、铅酸电池车型减重:续航提升20%

铅酸电池因成本低、安全性高,仍受80%消费者青睐。新标准将铅酸车型重量限值从55kg放宽至63kg,允许加装更大容量电池,续航从40km提升至60-70km,减少充电频次。

4、动态安全监测:北斗定位+主动预警

经营性车辆强制安装北斗模块:实时回传位置、速度、电池状态,被盗可一键追踪。

家用车辆可选配:用户可自主选择是否保留定位功能,兼顾隐私与安全。

异常状态即时报警:电压过高、温度异常时,系统自动推送预警至用户手机。

5、制动性能优化:刹车距离缩短50%

新规要求单后闸制动距离从19米缩至10米,双闸从9米缩至5米。通过优化刹车片材质和制动系统响应速度,雨天打滑风险降低30%。

三、过渡期安排:新旧交替如何应对?

1、生产与销售时间表

2025年8月31日前:企业可按新旧标准生产。

2025年9月1日起:仅允许生产新国标车。

2025年11月30日前:旧标车清库存销售。

2025年12月1日起:全面禁售旧标车。

2、消费者权益保障

旧车不被强制淘汰:已购车辆可继续使用,但各地政府将通过以旧换新政策鼓励淘汰。

选购新车三步法:

查认证:认准车身CCC标志,扫码验证证书真伪(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核信息:合格证型号、编码需与实车一致。

避陷阱:警惕商家以“清库存”名义销售旧标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