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第二天,带你看买不到的概念车

“得不到的,总惦记着”,用这话形容车展里的概念车,再合适不过。

过去,翻看汽车杂志,那些造型超前的概念车,简直是梦想中的宝贝。

总想着,以后要是能开上,该多得意!

上海车展第二天,带你看买不到的概念车-有驾

现在呢,车展一年接一年,概念车也层出不穷,感觉却变了。

憧憬少了,凑热闹的心思多了。

上海车展上,概念车依旧是焦点。

有线条夸张的跑车,有棱角分明的越野车,当然,还有些设计挺另类的,叫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掏钱买到的几率不高。

上海车展第二天,带你看买不到的概念车-有驾

这次车展,概念车大致能分三类。

一类是“看着过瘾”,就是那些外形夺目的跑车和硬派越野。

另一类是“秀创意”,目的就是展示设计师的天马行空,量产的事,放一边。

还有一类是“贴近量产”,离上市时间不远了,说是概念车,其实就是量产版本的提前亮相。

好比腾势Z,跑车姿态挺足,新技术也塞了不少,但最终能不能推向市场?

不好说。

上海车展第二天,带你看买不到的概念车-有驾

MG Cyber X,方正造型挺抓人,但对于动力性能却含糊其辞,感觉厂家是想靠它来刷新品牌形象。

吉利银河战舰,瞧着挺实在,声称一年内能量产,但正式发售时,能保留概念车多少设计元素,还真不好说。

红旗越野,定位高端,四电机系统听着就带劲,但价格估计也不低,又有多少人能承担得起?

这些“看着过瘾”的概念车,就像是空中楼阁,瞧着光鲜,却够不着。

它们满足了我们对未来汽车的向往,但与现实的距离还很遥远。

上海车展第二天,带你看买不到的概念车-有驾

再来说说“秀创意”的那些。

昊铂大地,那组狼爪造型的大灯确实很有辨识度,但这种过于前卫的设计,装在量产车上,真的协调吗?

荣威明珠,出自大师之手,设计理念也挺高深,但这种超豪华加长行政座驾,估计只有少数富豪才会考虑。

奇瑞QQ,曾经的平民代步车,如今也玩起了科技感,但量产版本能有多少概念车的影子,实在不好说。

这些“秀创意”的概念车,更像是一场设计展览,展示的是汽车厂商的创新能力。

它们或许能为日后的量产车型带来一些灵感,但自身,并无太大的实用价值。

上海车展第二天,带你看买不到的概念车-有驾

当然,也有一些比较靠谱的。

比亚迪Dynasty-D,看着就像是完成了度很高的产品,估计年底就能发布。

比亚迪海洋Ocean-S,很可能就是未来的海豹08或09,设计也更简洁。

奔驰Vision-V,虽然轮廓稍显张扬,但车内布局已经很接近最终形态,前后隔断、舒适座椅、影音娱乐,一应俱全。

宝马新世代概念车,预示着宝马未来的设计走向,iX3L年末就将在国内投产。

大众ID系列,一口气推出了三款概念车,并且计划在一年内陆续上市,效率相当高。

上海车展第二天,带你看买不到的概念车-有驾

这些“贴近量产”的概念车,更像是各个车企的“先锋部队”,它们肩负着销量和利润的使命,必须踏实前行。

它们的设计,或许少了些惊艳,但更符合市场需求,更容易被普罗大众所接受。

为什么汽车厂家这么热衷于推出概念车?目的何在?

道理不难理解。

概念车是汽车厂家对外展示技术实力和设计理念的舞台。

上海车展第二天,带你看买不到的概念车-有驾

借助概念车,厂家可以试探市场反应,征集用户意见,为量产车做铺垫。

更关键的是,概念车可以提升品牌格调,吸引媒体关注,制造社会话题。

不过,概念车毕竟只是概念车。

它们可以极尽炫酷,可以极度前卫,可以充满未来感,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现实。

消费者真正渴望的,不是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能满足日常需求的实在产品。

就像小时候,梦想着驾驶宇宙飞船遨游太空,长大后,却发现能开着一辆普通的汽车,自由自在地穿梭于城市之间,就已经很满足了。

上海车展第二天,带你看买不到的概念车-有驾

所以,逛车展,看看概念车,一饱眼福也就够了。

别抱有过高的期待,也别过于失望。

毕竟,买不到的概念车,终究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或许,我们更该把目光放在那些即将上市的车型上,它们才是我们未来出行的真实选择。

往深了说,汽车,只是一种工具。

它承载着我们的期盼,也承载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需要的,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稳稳当当的幸福。

而这种幸福,往往就藏在那些看起来平淡无奇的量产车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