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的江湖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而瓜子二手车的最新数据透露了这场变革的方向。
瓜子二手车最新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二手车消费趋势报告》揭示了一个惊人趋势:该平台新能源二手车渗透率已达到市场整体水平的约3倍。与此同时,全国新能源二手车对二手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在前5个月为9%,5月份已达到9.9%。
在传统燃油车依然主导的二手车市场,新能源车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改变格局。经济大省广东、江苏、浙江在新能源二手车消费量上名列前三,而广东更是以贡献超16%车源量的绝对优势,成为新能源二手车的“最大卖家”。
01 区域格局:经济大省领跑消费
瓜子二手车平台交易数据显示,广东、江苏、浙江三省拿下了新能源二手车消费量的前三甲。这一结果清晰地呈现出“经济大省就是新能源二手车消费大省”的特征。
从车源维度看,广东、江苏、山东三省的新能源二手车车源数量占比最大。广东一省就贡献了全部车源的16%以上,成为全国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的重要“供应基地”。
与2024年相比,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二手车零售量前十省份出现了一个新变化:北京取代天津,成功挤进前十。这一更替反映了区域消费格局的动态调整。
02 流通革命:跨省交易成为主流
随着全国范围内取消限迁、优化交易登记管理等政策全面落实,二手车跨区域流通的壁垒被彻底打破。瓜子二手车平台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新能源二手车跨省流通占比接近70%。
这一数据远高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全国二手车转籍比例(2025年二季度为30%)。瓜子平台通过自建物流TMS系统覆盖全国三百多个城市,有效打破了汽车流通的地域限制。
从具体流向来看,青海、宁夏、内蒙古三地的消费者,所购新能源二手车来自外省的比例均高达97%以上。其中青海的消费者所购车辆100%来自外省,而广东、上海、江苏的消费者则更倾向于在本省购车。
03 市场结构:哑铃型消费显现
瓜子二手车平台交易数据揭示了一个有趣现象: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哑铃式”消费结构。
一方面,微型车在六个级别轿车中最受消费者偏爱,占轿车总量的比重约1/3。广西用户购买的微型车数量占其轿车消费总量的43%,是所有省份中占比最大的。
另一方面,高端车型也备受青睐。在瓜子平台最受欢迎的车型TOP10中,交易均价超过10万元的品牌均为特斯拉。
平价代步与高端体验并重,成为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的鲜明特征。
从整体价格看,2025年上半年瓜子平台新能源二手车零售均价约为9.6万元,高于全国二手车平均成交价格。
04 车龄优势:两年车龄价格砍半
相比燃油车6年以上的置换周期,新能源车的置换周期明显更短。这一特点使得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呈现出“低龄化”特征。
瓜子平台今年上半年交易的新能源二手车,平均车龄不到27个月(约2.2年),远低于传统燃油车。3年以内车龄的占比高达71%,其中2年以下占比超过50%,大幅高于全国33%的水平。
随着车龄增加,新能源二手车交易价格也大幅降低。瓜子平台数据显示,1年以内车龄的交易均价是新车指导价的71%,1-2年车龄的降至58%,2-3年车龄的则大幅降至48%。
这意味着,一款原价20万元的新能源车,使用2-3年后,二手车价格可能不到10万元。对于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极具吸引力。
05 电池保障:破解最大消费痛点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能占到整车价格的一半。瓜子二手车调研显示,消费者对新能源二手车的主要关注点集中在电池续航、质保和车况上。
针对这一消费痛点,瓜子二手车推出了“100天电池回购保障”政策。凡在保障范围内的车源,若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电池衰减超过10%,平台将原价回购。
此外,瓜子还针对主流品牌的新能源二手车,推出电池检测报告供用户查询,并逐步扩展车型,以缓解用户对电池健康的顾虑。
在技术路线方面,瓜子平台上纯电动车销量占比近75%,较2024年略有提高;插电式混合动力占比近20%,略有下降;增程式则占比5.5%,与2024年基本持平。
06 品牌竞争:自主品牌占据主导
品牌竞争格局方面,在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中国自主品牌展现出绝对优势。
瓜子平台上半年交易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汽车交易量占总量的83%,其中比亚迪占比最大。美系车占交易总量的11%排名第二,其中85%为特斯拉;德系车则以4%的占比位居第三。
零售量前十的汽车品牌中,除特斯拉外均为中国自主品牌,前三名分别为比亚迪、五菱汽车、特斯拉。
从保值率看,车龄1年内的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前10名中,中国自主品牌占据8席,小米汽车、firefly萤火虫、坦克、理想汽车保值率位居前四。小米汽车以超过90%的保值率排在第一位。
如果进一步拉长车龄至2-3年,新能源二手车的保值率均在50%以上,其中保时捷以63%的保值率排在第一位。
07 行业挑战:七成车商陷入亏损
尽管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发展迅猛,但整个行业仍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流通行业报告》显示,上半年二手车经销商亏损比例上升至73.6%。
新车市场价格战持续,严重影响二手车企业经营,同时也导致零售购买量下降,满意度相对较低。2025年6月,二手车平均库存周期延长至43天,库存周期30天以上的企业占比提升至35.6%,反映出车商经营压力仍在加大。
更令人担忧的是,二手车获客成本高企,企业利润微薄。根据多家会员制的二手车平台测算,2025年平均获客成本已攀升至6200元,而单笔交易平均利润仅为1500元左右。
资本退潮后,平台无力维持高额补贴,用户增长速度断崖式下滑。协会还指出,目前市场上主流二手车平台商业模式几乎完全相同,缺乏差异化竞争力。
二手车行业的变革远未结束。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二手车市场还将迎来更多结构性变化。瓜子二手车等平台通过构建全流程保障体系,试图解决新能源二手车的消费痛点,但能否真正破解行业盈利难题,仍有待观察。
免责声明:
1.本文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文中提及的品牌及产品情况均来自公开渠道,作者不对其准确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
2.文章图片仅为科普需要,无任何宣传导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