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解放双手,开启智能出行新体验!” 诸如此类的宣传语,你是否在各大车企的广告中屡见不鲜?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的一番话,犹如一记警钟,敲醒了沉浸在“辅助驾驶”幻梦中的消费者们。
万钢主席直言不讳地指出,目前行业内普遍宣称的“L2+”等模糊概念,实际上是对技术边界的曲解。数据显示,超过60%的新车广告都采用了这类模糊标签,导致消费者误判系统能力,误以为车辆已经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然而,事实是,目前量产车型普遍处于L2级辅助驾驶阶段,这意味着驾驶员仍然需要全程监控车辆,随时准备接管控制。
车企们为了抢占市场,将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基础L2功能包装成“L2.99”,制造技术领先的幻觉。然而,当突发障碍出现或遭遇恶劣天气时,这些系统瞬间“打回原形”,驾驶员仍是安全后的防线。近年来,因辅助驾驶误用导致的事故率上升15%,背后正是宣传误导对用户警惕性的持续侵蚀。
监管利剑已然出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倡议书,严令禁用“Plus”等误导性术语;工信部正推进相关强制性国标,对L2系统的运动控制、驾驶员监测等提出硬性要求。上汽、广汽等主流车企也签署安全倡议,承诺“清晰告知L2本质是人机共驾”。
汽车智能化浪潮不可逆转,但安全须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正如万钢主席所言:“只有用真技术取代文字游戏,辅助驾驶才能成为安全的‘副驾’,而非危险的‘代驾’。”
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看待辅助驾驶功能。不要被车企的宣传所迷惑,误以为车辆已经具备自动驾驶功能。在享受辅助驾驶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时刻牢记安全驾驶的重要性,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接管控制,确保行车安全。
#智能驾驶 #安全驾驶 #辅助驾驶
#每日汽车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