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SQ9纽北圈速领先Q7整整12秒,工程师在3米1轴距上动了什么手脚,让850牛米扭矩配CDC悬架把侧倾死死按在2度?
慕尼黑那帮工程师给我看测试视频的时候,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天——一台车长5米18、轴距3米1的庞然大物,过弯时车身侧倾就2度?旁边摆着的宝马X7数据是4.5度。他们也不多解释,就说了句“CDC系统每秒扫描路面1000次,阻尼粘度实时在变”。后来上赛道跑了几圈,油门踩到底那一刻,排气声浪从68分贝直接飙到82分贝,我才明白这车和Q7压根不是一路货色。
车身架构这块儿,奥迪这次算是把MLB Evo平台榨干了。5180毫米的车长,比现款Q7多出120毫米,关键是工程师把C柱往后推了150毫米,D柱再往前倾5度——就这么个几何调整,第三排腿部空间从680毫米直接跳到820毫米。我让1米8的同事坐进去,膝盖前头还剩两拳多。配合那个延伸到D柱的穹顶玻璃车顶,头部空间又多出45毫米,第三排总算不是“小板凳”了。
座椅下头藏了储物格,能塞两瓶500毫升矿泉水;侧窗玻璃透光率从顶部75%渐变到底部30%,隐私和采光都照顾到了;安全带卡扣改成磁吸式,摸黑也能一把扣上。这些东西配置表里基本看不到,但坐过三小时高速的人自然懂其中门道。
动力配置分两条线走。基础版那台4.0T V8双涡轮,缸内直喷压力给到350bar,配电子涡轮把迟滞压在0.2秒内——传统涡轮那种“等一拍”的感觉基本消失了。523匹马力,850牛米扭矩,匹配8AT和带扭矩矢量分配的quattro,纽北圈速比SQ7快了12秒,过弯G值提升0.3G。
PHEV版本更适合在意油耗和牌照的人。电动机塞在变速箱前端,系统综合功率612马力,纯电能跑100公里出头,支持800V快充,10分钟补能300公里。综合油耗12.8升,比纯燃油版低28%。那套四循环冷却系统挺有意思:零下30度的环境里,电池从-20℃暖到0℃只要12分钟;电机连续三次全油门加速,温度稳定在65℃以内。
空气动力学这块儿下了不少功夫。白车身用了22%铝合金加15%高强度钢,比Q7轻了110公斤。前格栅里藏着主动开闭叶片,时速过120就自动关闭降风阻;后视镜支架弄成鲨鱼鳃造型,侧向气流干扰少了23%;车尾扩散器带可变角度导流片,ECU根据车速实时调下压力。风洞测试出来0.31Cd,比X7 M60i的0.33Cd还低,160公里时速下空气阻力少14%,对应省3%的油。
后轮转向配合主动防倾杆,这组合开起来有点颠覆认知。转向半径从13米2缩到11米8,老小区地库那种窄道掉头,5米2的车身愣是能跟紧凑级轿车一样灵活。过弯时主动防倾杆往内侧车轮反向施加3000牛米扭矩,车身姿态稳得出奇。麋鹿测试跑出78公里时速,比GLS 63的76公里还高两个数。
悬架五级调节各有说法。舒适模式过减速带,8赫兹以下的震动基本被吃掉,但底盘又不松散;切运动模式,15到25赫兹的路感保留下来,方向盘回馈信息量明显上升;越野模式能抬升60毫米,涉水深度500毫米,配三段式差速锁能过30度侧坡和45度爬坡。在敦煌戈壁跑了一圈,底盘护板确实够厚实。
车内那套双联屏加副驾10.1寸屏的组合,支持三屏联动。AR-HUD把导航箭头、车距预警直接投到前挡风玻璃上,强光环境下可见度还有85%。语音系统能听懂方言,支持多指令并行处理——“打开座椅加热调到三级,顺便放周杰伦的歌”,一次性执行。
车载冰箱用半导体制冷,容积4.5升,支持-5℃到55℃双模式。实测15分钟能把6罐常温可乐冰到5度,夏天跑长途这配置还挺实用。配合第三排那些USB-C接口、无线充电板、独立空调出风口,后排乘客该有的都有了。
静音这块儿做得够细。双层隔音玻璃加主动降噪,60公里时速车内噪音52分贝,基本就是图书馆水平。发动机舱用聚氨酯泡沫加声学罩,V8怠速噪音从48分贝降到42分贝;底盘铺了铝镁合金护板,石子击打声少了35%;轮胎里塞聚氨酯泡沫层,胎噪降4分贝。
排气管里那套可调阀门挺有意思。ECU能控制声浪频率:舒适模式模拟自吸V6那种绵密质感,运动模式直接放出高频咆哮。声压级从68分贝跳到82分贝,声音这东西有时候比马力数字更能勾起驾驶欲望。
自动驾驶用的是zFAS 3.0平台,算力45TOPS,融合1颗激光雷达、5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摄像头。交通拥堵领航功能在0到60公里时速下能自动变道、汇入匝道,京藏高速晚高峰实测,系统接管里程占比72%。自动泊车支持斜列式和机械车位,3.8米宽车位能垂直泊入,误差控制在正负5厘米。和国内地图供应商合作开发的高精地图策略,导航辅助驾驶脱手时间从15秒延长到90秒。
说到底,这车思路挺明确:既要过欧洲排放法规,又得应付国内路况;既想在赛道刷成绩,也得保证第三排舒适性。这种全场景适配的野心,多半会体现在价格上。但对那些真把SUV当工具的人来说,这些藏在算法里、焊在车架上的东西,大概还是值得掂量的。
至于值不值这个价,各人需求不一样。毕竟开车这事儿,数据只是参考,屁股和方向盘之间的对话,才是最真实的体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