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国际车展开幕中国展商数量多

中国车企慕尼黑车展惊艳亮相,背后原因令人振奋!

从追赶者到并行者,中国汽车工业正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全新姿态。

嗨!家人们,希望看文章的你,有美好的一天,轻松涨知识,结尾有彩蛋哦!

九月的慕尼黑,微风拂面,一场全球汽车产业的盛会正在这里上演。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50家企业参展。

其中,116家中国参展商组成庞大代表团,成为仅次于德国本土的第二大参展群体,向世界展示中国汽车工业的创新与实力。

01 数字飞跃,中国展商数量大幅攀升

中国参展商数量从2023年的70家大幅增加至2025年的116家,增幅超过40%。这一数字变化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近年来质的飞跃。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部门主管扬·赫克曼感叹道:“中国车企不仅回来了,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活跃。”

中国参展企业覆盖了整车制造、动力电池、智能驾驶、汽车电子等全产业链,呈现出“整车+三电+智能科技+软件电子+汽车驱动充电”的完整布局。

02 智能电动,中国车企秀出创新肌肉

本次车展上,中国品牌带来了众多创新产品。比亚迪首次推出Seal 06 DM-i Touring旅行车,搭载DM超级混动技术,拥有高达1505公里的综合续航里程,正式进军欧洲旅行车市场。

零跑汽车全球战略新品Lafa5首发亮相,基于LEAP 3.5架构打造,定位紧凑型两厢车。小鹏汽车则携全新小鹏P7等五款车型亮相,并同步展出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陆地航母模型等前沿科技。

宁德时代全球首发电池领域最高安全等级的NP3.0技术平台,推出首款搭载该技术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产品——神行Pro。

03 本地化战略,从“走出去”到“走上去”

中国汽车出口量稳居全球第一后,正加速迈入出海新阶段。各大车企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产品出口,而是通过海外建厂、技术输出等方式进行系统化的全球布局。

比亚迪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设立欧洲总部,并计划建立新的研发中心。小鹏汽车宣布其欧洲首个研发中心正式启用,以“In Europe,With Europe”为核心,挖掘本地用户需求。

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集团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约2万辆的海外销量。双方还宣布启动马来西亚本地化组装项目。

04 全产业链出击,中国供应链集体亮相

本次车展一大亮点是中国供应链企业的大规模参展。电池巨头中创新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纷纷亮相。

软件电子方面,思必驰、Kika、奥尼电子、车联天下、德赛西威等企业参展。辅助驾驶领域,轻舟、元戎、地平线、知行科技、佑驾创新等展示了最新技术。

全产业链出海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化的新特征。从产品输出到生态输出,中国汽车产业正在全球市场构建全新竞争力。

05 应对挑战,中国车企的智慧与韧性

尽管面临关税壁垒等挑战,中国车企正通过本地化生产等方式积极应对。2025年已有5家中国车企宣布在欧洲建厂,总投资超200亿欧元。

这些工厂投产后可规避关税成本,同时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付炳锋表示:“生态出海将帮助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建立长期竞争力”。

未来3-5年,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全球布局将更加完善,逐步实现从‘产品输出’到‘生态输出’的转变。

06 合作共赢,中欧汽车产业的融合趋势

本次车展也展示了中欧汽车产业合作的巨大潜力。小鹏与大众的技术合作备受关注。何小鹏认为,中国企业走向全球需要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小鹏与大众的合作是“双赢”的典范。

亿纬锂能与奔驰、宝马、通用等诸多知名车企建立合作关系。蔚来ET9融合了采埃孚的线控转向与ClearMotion的底盘技术。

ClearMotion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斯坦曼表示:“中国车企加速走向全球,不仅助推传统车企创新升级,也为像ClearMotion这样的国际供应商带来新的合作机遇。”

慕尼黑车展上的中国身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追随者。从技术创新的展示到全产业链的出海,中国汽车工业正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全新的姿态。

开放合作、创新驱动、生态出海,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在全球市场上开疆拓土的三大利器。这场变革不仅关乎商业竞争,更关乎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重塑。

(本文综合自人民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经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结尾彩蛋】车展小趣闻

最近有个关于车展的笑话:一个人逛完慕尼黑车展后感慨道:“现在的车展不像车展,倒像科技展了!”他朋友回答:“是啊,以前是看谁的车更漂亮,现在是看谁的车更聪明。说不定哪天车子还会反过来给我们开个会呢!”

关注、点赞、收藏,博主会第一时间让你掌握最新有价值的资讯,同时也欢迎家人们加入粉丝互动群,需要的私信博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