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每天都有新鲜事儿发生,特别是那些看似波澜不惊的大事件,往往在几个月后成了行业走向的“风向标”,2025年11月3号还真是个热闹的日子,咱们赶紧盘点一下当天的几件大事吧,先说第一个。
吉利和雷诺,不得不说这俩品牌的“官宣”真的挺吸引眼球,巴西市场不算全球汽车的“主战场”,但是谁都知道那里潜力巨大,不少品牌早就磨刀霍霍了。当天,吉利和雷诺的巴西战略合作协议尘埃落定,听说吉利参股了雷诺巴西公司26.4%的股份,这个比例可真够讲究,既不是传统的控股,也不是纯粹站着看热闹的角色,怎么看都像是合作共赢的意思。你想想雷诺巴西在当地可不算“新人”,他们的经销网络早就跑通了,而吉利的新能源车刚好缺一个本地化的通道,这下双方一拍即合,对巴西市场绝对是个历史性的推动。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想,这么大张旗鼓地搞合作,图咱简单拆解一下,雷诺本来就想借新能源在拉美“翻身”,至少能从汽车行业的“红海竞争”里杀出一线生机,而吉利呢,正好搭上雷诺的路子,省去不少“扎根”成本。两家企业不说唇齿相依,起码也算互为补充,这盘棋是走得够得劲的。
再看蔚能,这家企业的动静也不小,完成了6.7亿元的C轮融资,大部分是由产业和国有资本投的。说实话,这笔钱对蔚能来说不仅是个“救急补血”,更像是给他们打了一针强心剂,咱之前也听说过蔚能的技术积累蛮深,特别是电池资产管理的事儿,搞得有板有眼,不过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的服务能力,40万个用户,这个量放国内都不算小了吧?
我注意到个细节,他们申请专利都已经超过160项了,其中超过一半竟然是发明专利,这说明公司是真正在扎扎实实地搞研发呀,没那么多花里胡哨。虽然不排除部分融资是为了缓解现金流,但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用在技术迭代和业务投放上,那其实是特别有里程碑意义的事,算得上是风口上的一张成长型入场券,甚至可能成行业的增长引擎。
说个跟管理层相关的事儿吧,长安福特这天也发生了一件值得注意的变化,原董事长朱华荣卸任,由赵非接替。朱华荣的名气不用我多介绍吧,这几年长安福特的发展能看出来,他的领导力绝对是有分量的。赵非接任之后,会不会延续原来的战略,或者更激进、更“有个人风格”的还是两说,但是至少可以肯定,长安福特不仅是管理层调整,业务方面其实也早就在悄悄布局新能源领域了,比如整车销售和零部件流通服务,甚至工程技术研究方面都挺扎实,这套全链条生态要是玩得好,可能能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聊到这会儿,赛力斯的港股即将上市也不是小事儿了,发行价定在每股131.50港元,这个价格咋说呢,不算低,证明资本市场对它还是挺看好的。这一批H股公开发行一共3.31亿股,也是赛力斯放大招的一次机会,10月刚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现在看时间也挺紧,马上5号就能挂牌了。
当初赛力斯申请上市的时候,我留意到他们背后的护航团队,也是动用了中金公司和中国银河这种“顶配”,换句话说,这次上市计划是奔着稳妥和影响力去的,夏天确定备案,现在秋天就准备开交易,不见兔子不撒鹰,赛力斯的执行力,怎么说呢,还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握着这么一笔资金,他们的拳头产品和海外市场扩张估计都能有新动作。
别看才一天,这么多新闻凑在一起可真是扎堆了。不过从长远这些事件其实像是拼在一起的图景,在新能源汽车愈发成为市场主角的背景下,一切的动作都绕不开‘电动’俩字,行业的变与不变总让我们琢磨不透,但有一点还是挺确定的:谁能顺着趋势建立好自己的命运关键节点,谁就有机会在未来站稳脚跟呀!
听到这儿你是不是也想感慨“车圈真是太热闹了”?没事,这些大事件的后续我会随时盯着的,有啥风吹草动咱们再聊聊,期待下次还有新的视角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