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证券:27小时限玩令!游戏企业构筑未成年人暑期数字防线
随着全国中小学陆续进入暑期模式,未成年人网络使用需求迎来高峰。为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责任,雷达证券了解到腾讯、网易两大游戏巨头同步发布《2025暑期未成年人限玩日历》,明确规定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未成年玩家仅可在每周五、六、日20:00-21:00登录游戏,整个假期累计游戏时长不超过27小时。雷达证券认为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游戏行业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从“技术管控”向“家庭协同”的深度转型。
技术筑基:27小时背后的精准管控
根据限玩规则,未成年人每周游戏窗口期被严格压缩至3个时段,总时长较2024年暑期进一步缩减15%。腾讯游戏通过“成长守护平台”实现全端覆盖,包括《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头部产品,以及微信小游戏、QQ小游戏等轻量级应用。网易则依托“未成年人护航平台”,对《蛋仔派对》《燕云十六声》等热门游戏实施同步管控。
技术层面,两家企业均升级了动态识别系统。腾讯推出的“疑似黑产画像”大模型,可实时监测账号登录行为,对租号、代练等违规操作触发“人脸炸弹锁”——若未在倒计时内完成人脸验证,账号将被强制封禁。网易则启动“游戏域外黑灰产治理专项行动”,联合电商平台打击账号租售行为,累计下架违规商品链接超12万条。
家庭协同:从“工具提供”到“服务赋能”
针对家庭监管痛点,腾讯创新推出“游戏临时开关”功能,允许家长灵活设置单次游戏时长。例如,家长可设定“今日游戏时长1小时”,超时后账号自动下线。更值得关注的是“家长自助下发人脸识别”功能,当孩子冒用家长账号登录时,系统将以平台名义弹出人脸验证提示,既避免亲子冲突,又强化管控实效。数据显示,该功能灰度测试期间,成功拦截未成年人违规登录行为超300万次。
网易则通过“一键禁玩”“一键禁充”等功能,为家长提供“傻瓜式”管理工具。其护航平台数据显示,暑期家长主动绑定账号数量同比增长47%,使用管控功能的家庭中,未成年人游戏消费环比下降62%。
行业共振:构建未成年人数字成长共同体
政策层面,国家新闻出版署持续强化监管,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严格落实“830新规”。企业层面,腾讯、网易的限玩举措已形成示范效应,米哈游、三七互娱等厂商纷纷跟进,推出暑期专项保护方案。社会层面,中国互联网协会发起“清朗暑期”行动,联合学校、社区开展网络素养教育,覆盖青少年超500万人次。
值得关注的是,防沉迷工作正从“堵”向“疏”转变。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推出的“家长云辅导”直播,手把手教家长制定数字育儿方案;网易联合教育机构开发“网络素养课程”,帮助未成年人理解游戏成瘾机制。这些探索表明,行业正在构建“技术防护+家庭引导+教育赋能”的三维防护网。
未来展望:数字时代育人的新考题
尽管27小时限玩令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挑战依然存在。调研显示,仍有部分家长将绕过防沉迷系统作为“奖励手段”,导致规则效力打折扣。这提示我们,未成年人保护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教育命题。
随着AI、元宇宙等新技术加速渗透,游戏企业需持续迭代防护体系。腾讯已宣布投入专项资金研发“数字分身验证”技术,网易则在探索“脑机接口+行为分析”的深度防护方案。可以预见,未来的未成年人保护将是一场“技术+人文”的双重变革。
雷达证券认为在这个数字原住民成长的时代,游戏企业与家庭正在共同书写一份责任答卷。27小时的不仅是时间限制,更是一个社会共识的具象化表达——唯有技术、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方能为未成年人撑起清朗的网络天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