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1年or多掏2万?!深度解读小米YU7

小米YU7销量爆棚

小米YU7一上市就火了,短短3分钟,大定订单就突破了20万台!更夸张的是,18个小时内,锁定的订单已经超过了24万台。这销量简直太猛了,直接刷新了汽车圈新车销售的历史记录,真是让人震惊!

等1年or多掏2万?!深度解读小米YU7-有驾

交付周期长引转单潮

官方提前准备的一批“准现车”一出来,立马就被抢光了。不少网友还在感叹“没抢到”,结果二手平台上就开始出现大量YU7的订单转让。你看啊,交付周期越短的订单,价格越高,有的甚至被炒到了2万元的溢价!

虽然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些急着转单的人,基本上都是想趁机赚点差价的“黄牛”,但对真正想买这辆车的用户来说,如果不想等太久,那就只能硬着头皮接受这个“哑巴亏”。说白了,就是小米YU7的交付周期实在太长了,让人等不起啊!

等1年or多掏2万?!深度解读小米YU7-有驾

交付周期与购车等待

现在标准版、Pro版和Max版的交付周期分别是56到59周、50到53周,还有37到40周。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就算你现在就下单买Max版,年底前也别想提车,至少要等到2026年春节之后才能拿到。更别提标准版和Pro版了,那可能还得再等等。那么问题来了,小米YU7为什么一上市就这么火?它真的在同级别里没对手吗?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聊这个事儿。

等1年or多掏2万?!深度解读小米YU7-有驾

运动风格设计亮点

和SU7相比,YU7的造型设计更偏向运动风格。除了有那种经典的“蚌式”前机舱盖、轿跑式的车身结构,还有L113的比例之外,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整车做了很多风道设计,比如前大灯上方、轮眉、机舱盖这些地方一共有10处。虽然这些空气动力学设计到底能提升多少性能还不知道,但光是从视觉上看,小米YU7就已经成功了,看起来就很有速度感。

等1年or多掏2万?!深度解读小米YU7-有驾

三电系统与续航表现

除了外观拉风之外,小米YU7的“三电系统”也是它的一大亮点,更是很多准车主下单的关键原因。全系标配800V高压平台,电池有96.3kWh(磷酸铁锂电池)和101.7kWh(三元锂电池)两种版本,续航最长能到835公里。特别是三元锂版本的Max车型,还能支持最高5.2C的快充,充电速度非常快。

其实同级别也有带800V的车,但续航大多也就六七百公里,而小米YU7直接把标准提到了835公里,确实更有吸引力。不只是续航,性能方面也挺能打的。就连入门的单电机标准版,零到百公里加速也只要5.88秒,跟一些燃油跑车的V6发动机水平差不多。而Pro版本用的是双电机四驱,电机总功率达到365kW,零到百公里加速快到4.27秒,动力表现相当强悍。

等1年or多掏2万?!深度解读小米YU7-有驾

Max版极致性能配置

Max 这个版本可厉害了,它装的是 V6s PLUS 电机,系统总功率高达 508 千瓦,从静止到百公里加速只要 3.23 秒,性能直接拉满,能跟很多经典跑车一较高下。配置方面呢,标准版主要是用来日常通勤代步的,Pro 版在标准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驾驶乐趣,而 Max 版就是主打极致性能的,就像特斯拉的 Performance 版本一样,专为追求速度和操控的人准备的。

等1年or多掏2万?!深度解读小米YU7-有驾

选配简单,权益实在

用更口语化、简单清晰的方式改写如下:

这次小米YU7的配置设置非常容易选择,不需要你花太多心思去研究选配。而且赠送的权益也很实在,比如主副驾的零重力座椅、Nappa真皮内饰、Xiaomi HAD端到端智能驾驶系统,这些在下定的时候都能拿到(活动截止到7月31日)。这么大的诚意,哪个消费者能不心动呢?

再加上小米汽车背后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发展的势头,选择YU7真的没什么好担心的。

不过,对于其他品牌的竞争对手来说,小米YU7现在这么火,确实有点压力,尤其是在这个价格区间有布局的品牌。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仔细看看YU7的产品、配置和选配方式,其实它在三个方面还有提升空间,这也是其他品牌可以抓住的机会。

等1年or多掏2万?!深度解读小米YU7-有驾

座椅配置不足与交付问题

第一点,小米YU7的后排座椅虽然坐起来比较软,但就是没有座椅通风功能,就连高配的Max版也没有,这确实有点说不过去。要知道小鹏G7连第二排都标配了座椅通风、加热和按摩,配置真的很到位。

第二点,之前提到的交付周期问题,还有定金不退这个规定,如果不想加价的话,那就只能干等着,挺让人头疼的。

第三点,虽然小米YU7的轴距有3米多,但实际测下来,后排腿部空间也就比轴距2890mm的焕新版Model Y多了10毫米左右,感觉差距不大,有点失望。

等1年or多掏2万?!深度解读小米YU7-有驾

等待还是加价?

说白了,接下来可能会有不少品牌跟小米YU7“抢市场”,他们肯定会在后排配置和定金上做手脚。比如说,提供更舒服的座椅、更大的后排空间,甚至把那5000块不退的定金也给补上,来吸引消费者。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到底是花冤枉钱加价提车,还是老老实实等一等呢?我觉得啊,没必要急着加价。现在这几十万辆的订单里,其实有不少都是在转让的,甚至有些都算“无效单”了。如果你真的想买这辆车,多等几个月也没关系。当然啦,如果你特别着急用,那花点钱也正常,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用车需求也不一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