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展销量突破50万,华为技术助力豪华车崛起引关注

上海车展,那人头攒动,都奔哪儿呢?鸿蒙智行的展台,那叫一个“炙手可热”。余承东亲自坐镇,再搭上黄渤、马东的直播助阵,与其说是车展,倒更像一场科技界的嘉年华。问界、智界、享界、尊界,这“四界”齐聚,价位横跨20万到150万,一副要“一网打尽”的架势。

这热络景象背后,实则颇堪玩味。一方面,国产车是真敢叫价了,以往想都不敢奢望的区间,现在直接硬撼BBA。另一方面,华为这套“技赋+生态”的打法,莫非真要开花结果了?

国产车展销量突破50万,华为技术助力豪华车崛起引关注-有驾

先说说这定价。提到豪车,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奔驰、宝马、奥迪。可现在呢?问界M9敢标价50万,尊界S800更是直冲百万级,而且销量还颇为喜人。这说明什么?说明消费者对国货的信心值飙升。但这信心,可不是空穴来风。问界M9连续七个月蝉联50万以上价位段的销冠,这个数据,比任何营销都掷地有声。区区一个数字,便足以彰显问题的分量——抑或说,进步的幅度。

国产车展销量突破50万,华为技术助力豪华车崛起引关注-有驾

再说说华为。华为涉足汽车产业,这路数就跟传统车企不太一样。它不撸起袖子自己造,而是赋能其他厂商。用余承东的话讲,不是取而代之,而是要让豪华变得触手可及。这话听着漂亮,可背后的逻辑是啥?是技术普惠。往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这类配置,那都是豪车的专属。现在呢?华为把这些技术打包,让更多车企都能用上,让更多消费者都能享受到。

国产车展销量突破50万,华为技术助力豪华车崛起引关注-有驾

但这事儿,也并非一帆风顺。有人就嘀咕了,华为这套路,是不是有点像“攒机”?把各路技术攒一块儿,贴个牌子就卖?这话听着略显尖刻,但也并非毫无道理。毕竟,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不光是智能科技,还有底盘调校、引擎技术等等。这些方面,国产品牌尚有漫漫长路要走。当我们一贯地将原因归咎于“起步晚”时,是否忽视了“核心技术积淀不足”这个更深层次的症结?

国产车展销量突破50万,华为技术助力豪华车崛起引关注-有驾

再者,这“四界”生态,究其根本,就是华为牵头,拉着赛力斯、奇瑞、江淮这些车企一道淘金。这种模式,优点是资源整合,形成拳头效应。短板呢?则是利益博弈。各家车企,谁说了算?华为又扮演何种?这些疑问,都有待时间来解答。

国产车展销量突破50万,华为技术助力豪华车崛起引关注-有驾

还有安全。这次车展,鸿蒙智行对安全问题也颇为上心,搞了个“全民安全倡议”。“人驾守护生命,智驾安全兜底”,口号喊得震天响。可智能驾驶这玩意儿,终究是新生事物,谁也不敢拍胸脯保证万无一失。问界M7靠ADS 3.0规避了170万次潜在碰撞,这个数据固然令人宽慰,但每一次事故,都会引发人们对智驾的疑虑。与大众认知相悖,智能驾驶的普及,仍需更多路测与验证。

国产车展销量突破50万,华为技术助力豪华车崛起引关注-有驾

事实上,这次鸿蒙智行展台的爆火,也折射出中国车市的一个动向:高端化。过去,国产车只能在中低端市场厮杀,而今呢?开始向上突围。尊界S800敢卖到150万,直接对标迈巴赫、劳斯莱斯,这说明国产品牌有这份雄心壮志。但雄心壮志这东西,单有还不够,还得有真材实料。百万级的豪车,不只是配置的堆砌,更是品牌底蕴、历史传承的凝结。这些方面,国产车尚需奋起直追。

国产车展销量突破50万,华为技术助力豪华车崛起引关注-有驾

回到最初,鸿蒙智行展台的“顶流”现象,说到底,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一次集中亮相。它既展示了国产品牌的进步,也暴露了自身的短板。它既是技术普惠的注脚,也是责任觉醒的开端。车展落幕,人潮散去,留给我们的,是更深远的思考。国产车,未来究竟能走多远?这不仅取决于技术,更取决于对消费者的洞察,对安全的敬畏,以及对“豪华”二字的重新诠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