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就能买华为智驾?深蓝S07预售,直接把价格打穿了

“华为太子”又添新丁,这次深蓝S07怕是要在新能源的泥潭里打个滚,溅一身泥了。

15.69万起,这个价格一出来,我就知道,牌桌上的玩家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把自己的底牌再往下按一按。

事情还得从那个“遥遥领先”的男人说起。

自从华为这个“不造车”的巨头,开始把自己的“灵魂”塞进一个又一个汽车壳子里,整个江湖的规矩就变了。

以前大家比的是马力、是续航,是沙发彩电大冰箱。

现在呢?

风向全变了,开口不聊个智能驾驶,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2025年的新车。

这不,长安深蓝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半推半就地投入了华为的怀抱。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全新深蓝S07的资料,我心里是有点犯嘀咕的。

15万就能买华为智驾?深蓝S07预售,直接把价格打穿了-有驾

前脸改了,特别是增程版,整得跟换了张脸似的,还加了新颜色、双色车身。

这些操作,熟悉吗?

太熟悉了。

就像一个流量明星,隔三差五换个发型,试图让你相信“爷又变帅了”。

但骨子里呢?

还是那个熟悉的配方。

长宽高4750/1930/1625mm,轴距2900mm,标准的中型SUV身材,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稳得就像银行理财产品,但也无聊得像白开水。

可当我看到“华为乾崑智驾ADS SE版”这几个字的时候,我知道,这杯白开水里,被滴了一滴滚烫的辣椒油。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几年前,那会儿的新势力们,还在为自己能OTA升级弹个吉他、放个屁沾沾自喜。

15万就能买华为智驾?深蓝S07预售,直接把价格打穿了-有驾

谁能想到,几年后的今天,战火已经从车机屏幕烧到了方向盘背后。

高速领航、城区巡航、自动泊车……这些曾经在科幻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场景,如今成了评判一辆车“智商”高低的核心指标。

而华为,就是那个站在考场门口,兜售标准答案的“尖子生”。

深蓝S07这次搭载的ADS SE版,听起来好像是“青春版”,但功能可一点不含糊。

高速领航辅助,让你在漫漫长路上能解放一下踩麻了的右脚;智能泊车更是支持超过160种场景,简直是新手司机的“赛博驾校教练”。

但真正的杀手锏,是那个“城区巡航辅助”。

15万就能买华为智驾?深蓝S07预售,直接把价格打穿了-有驾

这意味着,在堵得让人心慌的城市道路上,它也能像个老司机一样,帮你跟车、变道,从容穿梭。

当然,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这一切都得自己亲手去拼。

深蓝选择华为,无疑是一场豪赌。

赌赢了,背靠大树好乘凉,华为的“金字招牌”能瞬间拉高自己的身价,让它在一众“蔚小理”的围剿中杀出一条血路。

赌输了呢?

可能就不仅仅是输掉一场战役那么简单了。

总有人在唱反调,说这些车企牵手华为,无异于“与虎谋皮”。

把最核心的“大脑”和“眼睛”都交给了别人,自己还剩下什么?

一个会移动的铁壳子?

这话虽然糙,但理不糙。

15万就能买华为智驾?深蓝S07预售,直接把价格打穿了-有驾

当消费者购买深蓝S07,究竟是冲着长安的百年造车功底,还是冲着“HUAWEI INSIDE”那个闪闪发光的标?

这个灵魂拷问,恐怕会让很多传统车企的老总们彻夜难眠。

这就好比你开了一家传世菜馆,最后食客们记住的,却是你家用的酱油品牌。

你说,这滋味,酸不酸爽?

但我们换个角度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智慧。

在智能化浪潮面前,要么像个英雄一样,自己投入千军万马去研发,在泥潭里摸爬滚打,九死一生;要么就学聪明点,花钱买张“头等舱”的船票,先上了船再说。

深蓝选择了后者。

15万就能买华为智驾?深蓝S07预售,直接把价格打穿了-有驾

毕竟,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再说了,深蓝S07这次也不是光靠华为撑场面。

车里那块15.6英寸的2.5K中控屏,配上高通骁龙8295P芯片和全新的DEEPAL OS 4.0系统,流畅度直接拉满,基本上告别了过去车机“卡顿慢”的原罪。

还有那个55英寸的AR-HUD,把导航信息、车速什么的直接投在前风挡上,科技感简直要溢出屏幕。

前排那两个能120度平躺的零重力座椅,还带按摩功能,跑长途累了,往上一躺,那感觉,啧啧,谁用谁知道。

动力方面,深蓝也是玩得明明白白。

15万就能买华为智驾?深蓝S07预售,直接把价格打穿了-有驾

增程版用1.5L发动机当“充电宝”,综合续航最高能干到1200公里,彻底治好你的里程焦虑。

纯电版续航也做到了628公里,日常通勤绰绰有余。

更狠的是,它还支持3C快充,喝杯咖啡的功夫,电量从30%就飙到80%,这速度,简直不讲武德。

所以你看,深蓝S07这台车,就像一个精心搭配出来的“套餐”。

它有华为的“智能驾驶”这道硬菜,也有零重力座椅、骁龙8295这些诱人的甜点,最后再用一个15.69万起的“亲民价”作为餐后水果。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目标明确得不能再明确了——就是要在15-20万这个最卷的价位区间,用“科技平权”的概念,去收割那些预算有限,但又对智能化有着强烈渴望的年轻用户。

15万就能买华为智驾?深蓝S07预售,直接把价格打穿了-有驾

最终,这场由华为搅动的浑水,究竟会淹没谁,又会把谁推向岸边?

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但可以肯定的是,当科技巨头开始为汽车工业注入“灵魂”,传统的边界正在被打破。

深蓝S07的这次预售,不过是这场宏大变革序章里,一个精彩的逗号。

而我们这些看客,能做的,就是备好瓜子,搬好板凳,静静欣赏这场注定会载入史册的“神仙打架”。

毕竟,他们打得越凶,我们消费者的选择,才会越多,不是吗?

讲道理,这年头的新车发布会,我看得比追剧还勤。

但全新深蓝S07这个,有点不一样。

15.69万,这价格一扔出来,等于直接在理想、小鹏的饭碗里,又多放了一双筷子,而且还是华为牌的。

你说,这叫不叫杀疯了?

这事儿最魔幻的地方就在于,我们聊深蓝S07,绕来绕去,最后主角都变成了华为。

我朋友圈里那些“花粉”和“精神股东”们,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把家里的油车换成这台“华为精装房”了。

搞得我一度怀疑,这到底是长安深蓝的新车发布会,还是华为智选的又一次肌肉秀?

说真的,这既是深蓝的“奇迹”,也是它的“紧箍咒”。

放在一年前,一台15万级别的国产新能源SUV,要想在市场上掀起水花,得拿出浑身解数:要么设计丑得惊天动地,要么续航长得不讲道理。

但现在,深蓝S07直接抄了近道,把华为乾崑智驾这尊“大神”请进了车里。

这就好比一个二本院校的学生,期末考试直接请了位科学院的院士来当外援,这还怎么输?

高速领航、城区巡航、超过160种场景的自动泊车……这些功能单拎出来,每一个都够竞争对手喝一壶的。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

当一辆车的最大卖点,是别人家的技术时,这辆车自己的“灵魂”又在哪里?

我不是在抬杠,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以后大家提起S07,第一反应是“哦,那台用了华为智驾的车”,而不是“哦,长安深蓝那台很牛的车”。

久而久之,谁还记得这车姓“深蓝”?

长安辛辛苦苦建立的品牌护城河,会不会慢慢变成华为的技术展示渠?

这既是一剂猛药,也是一杯毒酒,喝不喝,全看掌舵人的胆识和智慧了。

当然,深蓝自己也没闲着。

除了前脸动了刀,显得更精神了之外,车里那套东西才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骁龙8295芯片,这玩意儿现在基本上是旗舰智能座舱的入场券,没它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配上15.6英寸的大屏幕和全新的DEEPAL OS 4.0系统,流畅度确实没得说。

还有那个前排双零重力座椅,能躺平还带全套“马杀鸡”,跑长途的时候往上一瘫,简直是移动的头等舱。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舒适性配置,是华为给不了你的。

可消费者是“贪心”的。

他们既想要华为的“大脑”,又想要深蓝的“身体”,最后还想要一个“钱包友好”的价格。

深蓝S07这次,恰好就精准地踩在了这个“既要又要还要”的G点上。

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的手机市场。

一开始,大家比的是谁的屏幕大,谁的像素高。

后来,安卓和iOS两大阵营划江而治,你买手机,很大程度上是在为你选择的“生态”投票。

现在的汽车市场,是不是也开始有那个味儿了?

买车,不再是单纯买一个交通工具,而是在选择一种“智能出行解决方案”。

而华为,正野心勃勃地想成为这个方案的定义者和提供者。

所以,深蓝S07的出现,与其说是一款新车,不如说是一个信号弹。

它告诉所有还在犹豫和观望的传统车企:时代变了,单打独斗已经行不通了,要么自己成为巨头,要么就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至于动力和续航,增程版最高1200公里的综合续航,纯电版最高628公里,外加15分钟从30%充到80%的快充速度,基本上治好了我最后一点电量焦虑症。

在这个价位,能把“智能”和“续航”这两个最大的痛点都给你解决了,反正我是想不出第二个了。

现在,压力无疑给到了所有竞争对手这边。

特别是那些同样在15-20万区间里厮杀的品牌,面对一个有华为光环加持、自身产品力又不俗的“搅局者”,晚上睡觉估计都踏实不了。

是跟进?

还是降价?

亦或是开辟新的战场?

每一步,都可能是生死棋。

所以啊,别光看热闹。

全新深蓝S07的这场预售,背后是整个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期的焦虑、野心和残酷博弈。

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传统车企的挣扎,也照出了科技巨头的勃勃生机。

至于最终谁能笑到最后,把答案交给市场吧,牌桌上的气氛,只会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好玩。

15万6千9。

我盯着屏幕上的数字,揉了揉眼睛,又数了一遍,没错。

长安深蓝这是要把自己的底裤都当了,跟华为赌这一把大的啊。

这价格“duang”的一声砸下来,我仿佛听见了隔壁理想、小鹏办公室里倒吸凉气的声音。

这事儿有意思就有意思在这儿。

全新深蓝S07这台车,现在搞得像个“薛定谔的猫”,你打开车门之前,压根不知道它到底姓“长安”,还是姓“华为”。

我敢打赌,现在冲着这车去的人,十个里有八个是奔着“华为乾崑智驾”这块金字招牌去的。

这玩意儿就像个顶级学霸,直接把S07的智商从“路人甲”拉到了“尖子班”水平。

想想看,在堵成停车场的晚高峰,车子自己慢悠悠地跟着走,你还能腾出手来回个微信,这诱惑力,谁顶得住?

可这问题就来了,皮囊是深蓝的,灵魂却是华为的。

长安忙活了半天,最后不会是给华为当了个“代工厂”吧?

这就好比你辛辛苦苦盖了栋豪宅,结果所有人都跑去夸那个做软装的设计师,把你这个盖房子的包工头忘得一干二净。

这滋味,啧,酸爽。

当然,长安自己也没躺平。

你得承认,除了华为这根“大腿”,深蓝S07自己也挺能打。

那块骁龙8295芯片,基本就是告诉你,这车机跟你的新手机一样滑溜,告别了过去那种点一下图标,得等半秒钟才反应过来的“老年痴呆”状态。

还有那俩前排零重力座椅,直接给你放平成120度,再开个按摩,跑长途累了往上一躺……好家伙,我怀疑再这么卷下去,以后是不是要在车里实现唱念做打、原地飞升了?

说白了,深蓝S07这台新能源SUV,把一道选择题活生生变成了一道送分题。

以前你买15万级的车,得在智能、续航、舒适性这几个选项里玩“三选二”的游戏,总得牺牲点啥。

现在S07告诉你: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

增程版1200公里的综合续航,直接把加油站从你的手机地图里删了;15分钟充一大半电的速度,更是让那些“电量焦虑症”患者当场痊愈。

这还怎么玩?

这就把所有对手逼到了墙角。

它们面对的,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汽车制造商,而是一个“长安硬件+华为软件”的缝合怪,一个不讲武德的“科技联合体”。

要么你降价,跟我拼刺刀;要么你也赶紧找个科技巨头“联姻”,不然这牌桌你就快没资格坐了。

现在买车,跟十年前挑手机一模一样。

当年我们纠结是买诺基亚还是摩托罗拉,后来变成了纠结用安卓还是iOS。

硬件本身的好坏退居其次,“生态”和“体验”成了决定性的因素。

深蓝S07的出现,就是把这场“操作系统”之战,从手机屏幕,正式搬到了汽车的四个轮子上。

所以,这已经不是一台车的故事了。

这是传统车企在智能化浪潮面前的一次“求生范本”。

它们既恐惧被时代抛弃,又害怕沦为科技公司的附庸,就在这种矛盾和挣扎中,走上了这条“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钢丝路。

那么,问题来了,当你真正坐进这台全新深蓝S07,手握方向盘,听着智能语音的温柔提示时,你心里默念的,到底是“长安牛逼”,还是“华为,遥遥领先”?

你品,你细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