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如何做到万亿GDP?年轻人就业涨三成,新能源贡献近半

最近两年,长三角杀出一匹经济黑马。面积只有深圳两倍大、人口刚过500万的常州,去年GDP竟然突破万亿门槛,挤进全国城市前25强。更让人意外的是,五一假期短短五天,常州人光在商场就花掉4.6亿,比去年多花5.5%。这个曾经贴着「工业老城」标签的城市,正在上演逆袭神话。

当苏州南京还在拼抢「江苏经济一哥」,常州悄悄用三张王牌改写了命运。第一张牌是新能源——全国每10辆新能源车,就有7辆的「心脏」产自这里;第二张牌是消费新玩法,光汽车以旧换新就带动52亿交易;第三张牌更绝,把低效厂房变身高科技园区,亩均税收暴涨十倍。这三招背后藏着什么财富密码?

常州如何做到万亿GDP?年轻人就业涨三成,新能源贡献近半-有驾

一、新能源车带飞整座城,每两个岗位有一个相关

要说常州最会赚钱的生意,新能源绝对排第一。从电池材料到整车组装,常州覆盖了31个关键环节,产业链完整度高达97% 。比亚迪常州基地去年下线30万台车,光卖给外国就有11.7万辆,带动的配套企业超过3000家 。

这波红利直接反映在就业市场。溧阳的动力电池工厂里,90后技术员小李月薪过万:「我们车间三班倒都忙不过来」。数据显示,新能源产业为全市贡献了48%的工业产值,相当于每两个制造业岗位,就有一个和新能源相关 。

常州如何做到万亿GDP?年轻人就业涨三成,新能源贡献近半-有驾

二、消费新招频出,五天假期撬动4.6亿

常州人花钱也花出了新高度。今年五一,政府砸5.5亿补贴「以旧换新」,直接拉动52亿消费 。在西太湖车展,4天卖出2000台车,最火的新能源车半小时就被订走。

商场更是玩转「体验经济」。环球港把商场变成游乐场,机械狗表演吸引全家打卡;万象城单日涌入10万人,只为看华东首个小黄鸭乐园 。这种「边玩边买」的模式,让常州消费增速跑赢全省3.8个百分点 。

常州如何做到万亿GDP?年轻人就业涨三成,新能源贡献近半-有驾

三、老厂房变身记,亩均税收翻十倍

在横山桥镇,23层高的垂直工厂正在改写工业历史。这个由破旧工业园改造的万洋科技城,容积率从0.6飙升到2.3,吸引30家智能装备企业入驻。原来亩均税收不到3万的地块,现在预计突破30万 。

这种「工业上楼」模式正在全市铺开。宋剑湖畔的创新园区,用151亩地塞进38栋研发楼,26家新材料企业抢着入驻。政府数据显示,通过改造低效用地,常州已腾出17.5万平米空间,相当于再造24个标准足球场 。

常州如何做到万亿GDP?年轻人就业涨三成,新能源贡献近半-有驾

结语

从默默无闻到万亿之城,常州走出了一条「小而美」的发展路径:用产业集群替代规模扩张,用创新体验激活消费潜力,用空间革命突破土地瓶颈。当其他城市还在比拼GDP总量时,常州已经证明——找准赛道比盲目扩张更重要,产业深度比广度更值钱。这座曾经被戏称「苏锡无常」的城市,正在用新能源电池为全国经济充电。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