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高速,本来是朋友圈摄影大赛,结果硬生生变成了增程车主们的“油耗比惨大会”,堪称大型返祖现场。之前一个个西装革履谈着智能座舱和OTA,一堵车,全员梦回拖拉机时代,发动机轰得像开了群体嘲讽。说起来,我楼下那只泰迪叫起来也是这个调调,也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厂家的喇叭。这波啊,这波是不装了,摊牌了,增程车的底裤,被大堵车一把就扯下来了。
讲真,增程这玩意儿,从根上就透着一股子“既要又要”的拧巴。它的核心逻辑是什么?烧油发电,再用电开车。诶,你听听,这四个字本身就像一个中年男人的饭局笑话,充满了不必要的步骤和油腻的智慧。能量守恒定律听了都想给你一巴掌,三体人看了怕是都要气活过来。这就好比你为了喝口水,非要先用柴火把冰块烧开,再用风扇把蒸汽吹凉凝结成水,最后告诉你,你看,我这也是水。这不叫技术,这叫行为艺术,叫“脱裤子放屁”的典中典。
平时在市区里,电量足,大家岁月静好,你好我好,每个人都是节能先锋,地球卫士。可一旦上了高速,尤其是堵到天荒地老的那种,电池那点可怜的电量就像压缩毛巾见了水,瞬间就没了。然后呢?后台那个烧开水的锅炉就得开始996了,一边嗷嗷叫,一边疯狂喝油,给你把电续上。这时候的油耗,什么10个、11个,都是基本操作,比同级别的油车都猛,堪称“油耗刺客”。车主的心态直接就崩了,本来想省点钱,结果直接成了移动的印钞机,还是给加油站印的。
我作为一个被生活盘了多年的中年人,早就看透了。车企跟你讲什么“可油可电,没有焦虑”,翻译过来就是“电的优点我沾一点,油的缺点我全都要”。他们卖的不是车,是一种“我全都要”的幻觉。你以为你买的是哆啦A梦的任意门,结果是个自带发电机的破木板,去哪儿都得先听它吼两嗓子。这他妈的简直就是诈骗!有电是条龙,没电是条虫,而且是条嗓门特别大的虫。
你看现在这个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是修仙渡劫,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不存在什么体面。比亚迪的DM-i就像个肌肉猛男,说别扯那些没用的,高速我直接发动机上,简单直接,一力降十会。而增程,就像个试图用符箓画出永动机的道士,平时看着仙风道骨,一到真刀真枪的“雷劫”(高速亏电)面前,立马被打回原形,抱着个发电机瑟瑟发抖。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车圈比作修仙渡劫,可能有点过于中二了。但你仔细想想,这帮大佬天天发布会跟开坛讲法一样,是不是内味儿就对了?
更有意思的是什么?是品牌玄学。你跟那些铁了心买增程的信徒讲道理,是没用的。因为他们买的不是一个技术方案,他们买的是一种信仰,一种“我能克服困难”的英雄叙事。你跟他说亏电油耗高,他说我勤充电,这是对爱车的责任;你跟他说发动机吵,他说这是澎湃的动力在咆哮,是工业的交响乐。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的核心需求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维护自己当初那个“英明神武”的决定。
所以,这事儿的关键,从来就不是技术。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什么激光雷达、算力芯片都得歇菜。同理,增程车的关键,不在于热效率,而在于它能不能给用户一个自洽的“故事”。只要故事讲得好,油耗高点怎么了?那叫“为爱发电”的凭证。
所以增程车到底好不好?这重要吗?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场大型社会实验,它足够好玩,足够荒诞,能让我们这些看客在堵车的烦躁中,还能看一场“赛博斗蛐蛐”的乐子,这就够了。你买的不是车,是这个荒诞时代的门票,是加入这场大型行为艺术的资格证。就问你怕不怕?反正掏钱的人不怕就行。能过,就是能过。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