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看到“2025年7月重型卡车零售销量6.49万辆,同比增长快接近38%”,我第一反应是——咋回事儿?这个卡车市场莫非开了外挂?环比居然还少了点,跌了7.23%,但同比拉起来就跟打了鸡血一样,走的都是让人一愣一愣的高速路。
说到这销量数据,脑子里先得冒出个问号,背后啥情况?这是卡车行业突然复苏?运输需求一夜之间振兴了?还是哪家厂家把营销套路玩明白了,直接把大货车市场搞得沸腾?从牵引车单品来看,3.5万辆的成绩也是杠杠的,同比增幅也很能打,接近三分之一。不过环比又滑了下坡路,难不成是上一季度火力太猛,这季大家缓了口气?
我跟很多普通人一样,对卡车的感情那是复杂的。小时候谁没在马路边看过那些呼啸而过的大货车吧?那个震动感,能直接把你带回“家里盖楼了、建路了、物流来了”这种欣欣向荣的画面。可涨幅这么猛,到底是新基建、物流快递继续飙,还是有别的玄机?会不会是新能源车那股风终于吹到重卡圈了?或者燃料那块有什么新动向,天然气、柴油、变革带来的红利?别急,我们慢慢抠细节。
往下扒拉市场结构,先来个梳理。一整年头七月,重卡累计销量已经到了42.39万辆,同比也是大幅度增长,干脆一把把去年刷到边上去了。牵引车更是占了大半壁江山,累计22.75万辆,也就是超过一半重卡都是牵引车。说白了,现在拉货、运输、跨省大件,主力军还是这些铁家伙。
功能车型划分上,牵引车独大,54%的占比,谁还不服?都别闹,小弟们都得靠边站。动力结构也是蛮有讲究的,最能打的马力段并不是那种听起来就猛的超高马力,反而是≤300马力,还有500-600马力和400-500马力这两档。单看牵引车,500-600马力的车型控制了市场41%,看来大家对动力的需求是又要够硬核、又要省得太猛花钱。
驱动形式这块数据也挺硬,卡车圈有个所谓的“6×4信仰”,这套组合在牵引车市场简直是一家独大,市占高达91%。你看驾驶室里穿着工装的司机小哥们,一定都跟6×4格局打过交道。至于燃料,柴油还是老大,但天然气占比也不小,在牵引车里已经刮下了45%的分量。新能源当然也有点苗头,但都还在试水期,真正支撑大盘的还是传统柴油和天然气。
来到品牌这档事儿,每个月的卡车销量榜像极了“豪强聚会”。能打进TOP5的,全是脸熟的名字。7月单月销量,一汽解放带头冲锋,紧跟着东风商用车、欧曼、重汽豪沃和陕西汽车。累计下来,排名还是那几个,只是位次微调,被大家吵了吵桌子。更夸张的是牵引车这块,前五家品牌把市场分了七成二,这种“大户极权”在汽车圈都叫嚣得挺凶。不信你查牵引车累计销量,哪家没进这前五,基本就等于没存在感。
地域大战也是一场好戏,你能猜到哪里是重卡圈的“福地”吗?广东、山东、河北三省联手刷屏,城市阵上是上海、深圳、广州抢镜。这几个地方物流需求大、基建项目多,带动起后端需求,是不是有点“南北东西齐发力”的意思?一想到城市间货运,每天能有多少卡车在高速上驰骋,离谱又热血。
接着拉回现实,别被高增长迷了眼。环比下滑,背后一堆因素。说不定上一季有政策红利、促销补贴,或者大项目抢单,烧了一波货车采购。正常到了淡季,需求降温很快,卡车厂只能缓口气。和乘用车市场有点像,该爆发的爆发,该休养的休养,行业周期感很足。有行业元老说,这种热火朝天的高增长,未必天天见。一降一升之间,真正的看点在于结构调整。
还有个热点不能忽略,燃料结构里面,天然气比例居然在牵引车市场敢跟柴油叫板。环保趋势,碳中和压力,国家层面政策扶持,慢慢把重卡动力方向推向多元化试验田。新能源还没完全站稳脚跟,但天然气有点穿透力了。司机兄弟们咋选呢,谁家省钱谁就是王,道理简单粗暴。
品牌厮杀这一块,每家车企背后的团队也绝对没闲着。一汽解放、东风、欧曼、重汽豪沃这些老炮儿,不靠花里胡哨赢市场,基本靠底蕴和稳定性。行业人士喜欢说,买重卡要“选得稳,拉得猛,省得多”,这些车企的口碑正好卡在这点上。就像今年大单里,谁能摘得销量桂冠,谁就能撬动物流公司的心。细究之下,每家的产品技术、渠道布局都在暗里较劲,有技术创新,有服务升级,也有价格策略。你说是货车圈的“厮杀游戏”,其实更像是长线经营,看谁能把客户黏住。
再捞捞区域竞争,广东、山东、河北这仨地方,经济盘子大,基建、制造业、贸易都挺猛。城市里头,上海、深圳、广州长期是货运枢纽,大型项目多,物流公司扎堆,要啥车还不是一声令下就采购一波?站在司机的角度,更是“哪里活多去哪儿”,这些城市正好是运输圈的流量密码。
市场结构越看越有意思。马力选型上,有人喜欢小马拉大车,有人偏爱高马力一把梭。价格、维护成本、油耗,都是行业里绕不过去的坎。讲真,重型卡车市场,既拼技术、又拼服务,还得看谁对司机好,谁对企业实惠。只不过最近政策吹风、环保压力、油价波动,整个行业经常得见风使舵。抢先布局新能源还不够,需要看长远发展,能不能把高增速稳稳落地,才是关键。
其实,“卡车热销”这事儿表面热闹,背后难免有卷和焦虑。能增长,就说明物流活力、基建频繁。但涨得快,有可能带来产能堆积、市场过饱和。有老司机说,现在买车容易,养车才是大考验,油价一高成本压力就上来了。企业选型变精明,兼顾实用和环保,车企也得跟着紧张。行业里头,大家比的是谁能笑到最后,不是谁能一把冲到头。
再往未来瞄一眼,重型卡车圈还有啥看点?新能源车型虽说还没占主流,但风已经摸到铃铛了。谁家能在电动化、智能驾驶、低碳排放上抢得先手,还真有机会抖一抖市场。等到燃料升级、技术突破到位,也许下个高增长窗口会出现在新能源车。只是那个时候,司机们的活法、企业的经营模式也许就又得变个样。
说到这里,重型卡车的增长既让人乐又让人忧。消费者盼着技术升级,企业等着利润分红,行业还得应同期的调整。风口来了,不抓住那就掉队,抓的太猛也容易喘不过气。2025年卡车圈这波行情,真像是“风口上猪都能飞”,但落地扎根的还是那些脚踏实地的品牌和司机。有增有减,两边都得看。
最后,卡车市场分结构、拼品牌、抢省份,各种乱象里其实是一场物流和基建的角力赛。每个数据背后,是市场情绪、一线工人的努力、行业专家的智慧碰撞。再牛的增长,也需要看未来能不能持续。不如大家一起聊聊,你觉得重卡圈的涨跌,是不是还会继续?燃料和技术的变革又能带来啥新故事?欢迎在评论区“过来人”现身说法——别客气,车圈话题就是得多聊聊。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