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二十来万值不值?广汽本田P7销量惨淡,产品力没啥亮点

【引言】

售价二十来万值不值?广汽本田P7销量惨淡,产品力没啥亮点-有驾

2023年,一款叫广汽本田P7的纯电中型SUV悄然进入市场。这款车的起售价高达19.99万元,一时间引发了消费者对其性能、设计和性价比的热议。然而,令人吃惊的是,上市几个月后,它的累计销量竟然还没突破一千台。这种情况到底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还是消费者对产品力的无情审判?广汽本田P7能否逆境求生?这些问题,或许能为观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中国读者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

【第一高潮】

售价二十来万值不值?广汽本田P7销量惨淡,产品力没啥亮点-有驾

广汽本田P7上市的初期,官方宣传可谓声势浩大。外观设计独树一帜,动力系统主打“主流水平”,甚至在“智能化”上也下了大工夫:从隐藏式门把手到电子外后视镜,从多功能方向盘到最新的8155芯片,广汽本田试图用一系列技术和设计亮点打造一种全新的驾驶体验。然而,市场却似乎不买账。比起广汽本田的宣传词,消费者更关心一个问题——性能和价格是否匹配?毕竟,19.99万元已经可以选购一些续航更长、更智能的自主品牌电动车。广汽本田P7到底是技术平平,还是价格过高?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发展过程】

售价二十来万值不值?广汽本田P7销量惨淡,产品力没啥亮点-有驾

先来看看广汽本田P7的产品力,“硬核”的地方不少但也有槽点。外观设计上,车辆整体强调时尚感,车头线条简洁锐利,大灯造型精致独特,一眼看上去确实很有吸引力。然而,转到车身侧面,虽然撞色拼接设计看似大胆,却让不少消费者觉得有点“用力过猛”。电子外后视镜虽然支持防眩目,但对于传统驾驶习惯的人来说需要时间适应;后门90度开启的设计,虽然方便后排乘客上下车,但对于普通家用车,这种“极致功能”是否真的重要?

再看看动力部分。底配车型是后置单电机,顶配则搭载双电机,续航里程分别为650公里和620公里,乍一看不输自主车企的同级车型。但仔细对比便会发现,自主品牌的多款车型在续航和性能上都能轻松击败它,比如比亚迪海豹和小鹏P7。换句话说,广汽本田P7没有在性能上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更别提它的车机系统和UI设计仍然偏保守,没有达到令人惊喜的智能化体验。综合来看,这款车的表现,确实有点“差强人意”。普通消费者的吐槽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么贵,性价比在哪里?”

售价二十来万值不值?广汽本田P7销量惨淡,产品力没啥亮点-有驾

【第一低潮】

看似广汽本田在新能源市场的挑战早已开始,但事情远没有显得那么简单。多个月过去了,P7的销量依然低迷。有人开始为这款车“鸣不平”,认为它毕竟是一款合资车型,有传统造车经验加持,质量和稳定性或许更值得信赖。还有人指出,广汽本田在内饰上的坚持,保留了传统车的仪表盘设计,物理按键和功能布局确实更符合大批中年消费者的操作习惯。这些观点听上去很有道理,但反方马上抬脚破防。

售价二十来万值不值?广汽本田P7销量惨淡,产品力没啥亮点-有驾

“传统理念”这种说法确实显得合理,但放在新能源市场,广汽本田就像一个再努力也跟不上潮流的“老学究”。尤其是对年轻消费者来说,这款车传统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很难激起兴趣。内置的8155芯片,操控流畅度压根没法和智能化高的自主品牌车机比肩。再加上售价偏高,导致性价比几乎沦为“致命短板”。面对当下的市场情况,你还指望它用什么优势“逆袭”?

【第二高潮】

售价二十来万值不值?广汽本田P7销量惨淡,产品力没啥亮点-有驾

就在大家认为广汽本田P7的前途“凉凉”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今年夏天,一份行业数据报告公开了一些合资车企新能源转型的隐秘细节——这些品牌的战略核心竟在测试和积累技术经验,而非单纯抢占市场。广汽本田P7也可能是其中的一环。报告中提到,大量传统合资车企比表面看起来更“冷静”,它们并不急于依靠单款车型获取销量,而是试图通过试水,逐步调整供应链和新能源技术研发方向,从而在未来几年打一次 “翻身仗”。

这个真相揭开后,广汽本田的布局忽然让人恍然大悟。或许,P7并非失败的孤军,而是广汽本田新能源军团中的“试验兵”。作为合资车企,这么做无可厚非,“能打的牌”往往是后发制人。不过问题来了,即便真如此,消费者凭什么要花20万去做这种过渡期的技术试验品?期待未来,更不是买单的理由。

售价二十来万值不值?广汽本田P7销量惨淡,产品力没啥亮点-有驾

【第二低潮】

这种解释固然解答了部分对广汽本田P7的质疑,却没能解决事件的核心矛盾:消费者依旧不买账。试验期也好,战略布局也罢,对普通购车者来说,这些远景规划很难有直接意义。自主品牌的相关车型,例如售价接近的比亚迪、几何甚至长安,都能提供续航、智能和设计兼备的选择;而广汽本田的亮点看起来“鸡肋”居多。

更令人生疑的是,广汽本田原本的名气和市场掌控力都在下降。特别是中国市场,消费者的目光更容易集中在国产新能源车。对价格高度敏感的消费者来说,这款车是否降价?对品牌有忠诚度的消费者来说,它能否达到预期?都成为摆在广汽本田面前的棘手难题。不同的立场分歧加深,观望者越来越多,购买率却越来越少。这个戏剧化的现象再加上当前动荡的新能源市场,让广汽本田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写在最后】

广汽本田P7作为一款合资纯电SUV,价格定得不低,性能却又平平无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确实兼具了一定的设计和技术亮点,但这些亮点却偏偏没有打动消费者。无论产品如何,最终的销量也许才是市场的真实反馈。而广汽本田的低销量,敲响了合资品牌小心翼翼试水新能源的警钟。

如果一定要夸奖这款车,那就是它的“稳”。但问题来了,在新能源领域,“稳”是不是变相地变成了“不敢创新”?面对自主车企完爆性价比的挑战,广汽本田果真沉得住气?试验布局也好,未来准备也罢,消费者会忠诚等待吗?

【小编想问】

广汽本田P7价格不低,性能却没亮点;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便宜又强,你会选哪个?到底是选择合资品牌的“经典”传承,还是接受国产新能源的创新冲击?对于你来说,传统与创新的取舍在哪里?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