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滇藏线上,十台车里面得有三台是飞致250,皮实耐造、油耗低、续航长,这些标签早就刻进了老骑士的心里。
有个朋友当年开着它从成都跑到拉萨,全程没出一点故障,回来逢人就说「这台车能带你去任何地方,也能把你安全带回来」,这种口碑可不是靠营销堆出来的。
这次重启的2025款,外观变化确实大,一眼就能认出来。前脸用了雅马哈MT系列的家族设计,棱角摆明的大灯,短粗的排气,还有极地灰、沙漠黄这两种新配色,看起来再也不是老款那种「送外卖专用车」的既视感,时尚了不少。
月特意去看了海外实拍图,沙漠黄的车漆还带防刮涂层,用钥匙划都不留痕迹,这对摩旅党来说太实用了,跑烂路摔一下也不心疼。
不过也有老用户不买账,说还是喜欢老款的简洁造型,觉得新款太花哨,丢了飞致250原本的味道,这种审美差异真没啥好争的,各花入各眼罢了。
配置方面的升级倒是实打实的,全系标配双通道ABS,这是老款车主最羡慕的配置。以前老款是前碟后鼓,雨天刹车总让人没底,现在换成前后碟刹加ABS,60-0km/h的刹车距离比老款短了3米,安全系数提升太多。
还有智能互联功能,仪表盘能连手机,导航直接投屏,还能实时看车辆数据,对年轻用户来说挺友好。全车LED光源也安排上了,夜晚照明效果比老款好不少,跑夜路更放心。
不过月觉得这些配置只能算「补齐短板」,现在国产250级别的车型,早就标配滑动离合、TCS这些了,飞致250的配置只能说跟上了主流,算不上领先。
动力部分是争议最大的地方,还是那台249cc的单缸油冷发动机,最大马力21.3匹,账面数据被国产250水冷车型吊打得厉害。有人说「都2025年了,还在用十几年前的老发动机,雅马哈也太敷衍了」,这话月不完全认同。
我们得搞清楚,飞致250的定位就不是竞速车,而是实用型摩旅车,这台发动机的优势不是动力强,而是低扭充沛、故障率低、油耗省。
实测百公里油耗才2.8升,搭配14.2升的油箱,续航能到600公里以上,川藏线一箱油从林芝跑到拉萨还剩两格,这种续航能力在同级别里很少有车型能比。
而且油冷发动机耐高温,跑长途不容易过热,维修也简单,随便找个路边的维修铺都能修,这对跑偏远路线的摩旅党来说,比多几匹马力重要多了。
价格是决定这台车在国内市场能不能火的关键。海外售价约2.88万人民币,国内预计会以合资形式引入,价格可能接近2.9万。
这个价格一出来,争议就更大了,因为本田CL300才卖19780元,春风250NK ABS版也才18900元,同样的预算,国产车型能买到配置更全、动力更强的车。
月觉得雅马哈敢定这个价,底气还是在口碑和可靠性上。买飞致250的人,大概率不是追求参数的年轻人,而是看重实用性的摩旅党和老用户,他们愿意为「开不坏」的品质多花钱。
就像当年的丰田卡罗拉,参数不如同级车,但就是靠可靠性卖得好,飞致250走的可能就是这个路线。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国内价格能降到2万以内,销量肯定会翻倍,毕竟大多数用户还是看重性价比的。
其实飞致250重启,背后反映的是小排量摩旅市场的现状。这些年国产车型发展太快,250级别市场内卷严重,大家都在堆配置、拼动力,反而忽略了部分用户的核心需求:可靠、省油、续航长。
雅马哈这次反其道而行之,不参与配置内卷,转而主打实用主义,算是抓住了市场的一个空白。
月发现,最近几年中短途摩旅越来越火,很多人周末喜欢开着摩托车去周边爬山、露营,这类用户不需要太强的动力,也不需要太多花里胡哨的配置,只想要一台能放心开、少出故障、续航够长的车,飞致250刚好契合了这种需求。
不过飞致250在国内市场也面临不少挑战。首先是用户群体的变化,现在摩圈的主力是年轻人,他们更看重颜值和配置,对老款车型的情怀没那么深,很难让他们放弃国产高配置车型去选择飞致250。
其次是竞品的挤压,除了本田、铃木这些合资品牌,国产的春风、贝纳利、钱江等品牌在250级别市场布局了很多车型,价格更低、配置更全,竞争力很强。
还有就是市场环境的变化,现在新能源摩托车也在崛起,虽然目前主要集中在城市通勤领域,但未来可能会对小排量燃油摩托车造成冲击。
月还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点,飞致250的主力市场可能不是国内,而是东南亚。那里的路况更复杂,加油站也不如国内密集,对摩托车的可靠性和续航要求更高,飞致250的产品特性刚好契合了当地市场的需求。
而国内市场更多是补充,雅马哈可能只是想通过这台车维持品牌在小排量摩旅市场的存在感,吸引一批老用户复购。
据小道消息,现在国内很多老飞致车主已经在等新车上市了,他们对这台车的感情很深,只要价格合理,大概率会选择置换。
从行业层面来看,经典车型重启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比如铃木GW250也曾有过复产传闻,这些车型之所以能被重启,就是因为它们有深厚的用户基础和良好的口碑。
不过经典车型重启也面临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平衡情怀与创新。如果完全照搬老款,会被吐槽跟不上时代;如果改动太大,又会失去老用户的认可。
雅马哈这次的做法还算稳妥,保留了核心的可靠基因,同时在外观和配置上做了必要的升级,既照顾了老用户的情怀,也能吸引一部分年轻用户。
月觉得,飞致250的重启不算成功与否的问题,而是雅马哈对市场的一次精准试探。它告诉我们,摩圈不只有追求参数和配置的年轻人,还有一群看重实用和情怀的老骑士,只要能抓住这部分人的需求,经典车型依然有生存空间。
而且这台车的出现,也能丰富小排量摩旅市场的选择,让用户不再只能在国产高配置车型和合资高价格车型之间二选一。
不过话说回来,飞致250要想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光靠情怀和可靠性还不够。月觉得雅马哈可以在服务上多下点功夫,比如提供更长的质保期、完善的roadside assistance服务,或者针对摩旅用户推出专属的保养套餐。
另外,国内的定价也得更亲民一些,如果真的卖到2.9万,除非是忠实老用户,否则很难吸引新用户买单。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