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找精彩文章

相信很多有车的朋友,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都对停车这件事感到头疼。

每当开车回到自己家那个建了些年头的老小区,一场考验技术和耐心的“寻宝游戏”就开始了。

这里的车位线可能早已模糊不清,甚至压根就没有划线,大家都是见缝插针,凭着感觉和经验停。

告别找精彩文章-有驾

旁边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水泥柱子,就是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冒出来的花坛,通道窄得只够一辆车勉强通过,每次挪车都得把后视镜看烂,生怕一不留神就给别人的车或者自己的车添上一道“新伤疤”。

别说是刚拿驾照的新手了,就是开了十几年车的老司机,在这种环境下停车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于是很多人心里都会犯嘀咕:现在的新车都说自己智能,各种高科技辅助功能听着一个比一个厉害,可为什么一到这种真正需要它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它们就好像集体“失忆”了呢?

这些所谓的智能泊车,到底是真的能帮我们解决问题,还是只是车企宣传册上一个好看的配置而已?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明白,为什么以前的很多自动泊车功能一到复杂的环境里就不好使了。

过去的这些系统,主要依赖的是超声波雷达和摄像头。

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一下,超声波雷达就像是车辆的“听觉”,它通过发出声波再接收回声来判断前方有没有障碍物以及大概的距离,但它分不清这个障碍物到底是一堵墙,还是一棵小树,更别提地上一个低矮的石墩了,信息比较模糊。

而摄像头呢,就像是车辆的“眼睛”,它需要有良好的光线和清晰的参照物,比如地面上画得清清楚楚的车位线。

一旦到了光线昏暗的地下车库,或者下雨天视线受影响,再或者像老小区这样根本没有线的停车区域,摄像头就很容易“犯迷糊”,系统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停了。

所以,它们擅长的是那种方方正正、规规矩矩的“标准化”车位,一旦环境稍微复杂一点,系统就会很干脆地告诉你:“无法识别车位”,把这个难题又重新丢给了驾驶员。

那么,现在以全新领克07 EM-P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汽车,又是如何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的呢?

答案在于技术上的全面升级,主要是“眼睛”和“大脑”都换代了。

告别找精彩文章-有驾

首先是“眼睛”的升级,它全系都装上了一个叫“激光雷达”的东西。

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高深,但原理其实不复杂。

它不像摄像头那样被动地接收光线,而是主动地向周围发射成千上万束人眼看不见的激光,然后通过接收这些激光反射回来的信号,就能在瞬间构建出一个周围环境极其精确的三维立体模型。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它在黑暗中拥有了蝙蝠那样的回声定位能力,而且精度极高,能达到厘米级别。

无论是那个让你头疼的水泥柱子的准确位置和粗细,还是邻车后视镜伸出来的几厘米,甚至是地面上一个很低的障碍物,在激光雷达的“视野”里都一清二楚。

有了这样一双“火眼金睛”,车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就不再是模模糊糊的“大概有东西”,而是清清楚楚的“是什么东西,在哪里,有多大”,这就为精准泊车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将激光雷达这样的高端硬件作为全系标配,下放到一款主流的中型轿车上,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应用上的魄力和决心。

光有好的“眼睛”还不够,还得有一个能快速处理信息的“大脑”。

领克07 EM-P用上了一颗叫做“Thor-U”的高性能芯片。

激光雷达在一秒钟内就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再加上全车其他摄像头、雷达传来的信息,如果没有一颗足够强大的芯片来处理,车辆的反应就会变得非常迟钝,甚至卡顿。

这就好比你用一部很老的手机去玩一款最新的大型游戏,结果肯定是画面卡得动不了。

这颗强大的芯片,就保证了车辆能够把所有传感器收集来的复杂信息进行实时融合分析,然后在极短的时间内规划出一条最安全、最合理的泊车路线,并且流畅地执行。

它能瞬间计算出方向盘该打多少度,车速该控制在多少,什么时候该前进,什么时候该后退,这种计算的精度和速度,在很多时候已经超过了人类驾驶员的“车感”。

告别找精彩文章-有驾

当硬件基础足够扎实之后,我们再来看它能实现什么样的效果。

所谓的能应对三十多种停车场景,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除了前面提到的老小区无划线车位,还有很多让我们日常头疼的场景。

比如现在很多商场里的那种双层或多层的立体机械车位,空间非常狭小,很多老司机开上去都心惊胆战。

只要车位的尺寸和承重符合车辆要求,这套系统就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手,稳稳当当地把车不多不少正好停在那个升降板的中间。

再比如,路边那种划着斜线的车位,对于新手来说,掌握不好角度,车头或者车尾很容易就停出线外。

而系统通过激光雷达的精确扫描,能够完美识别车位的倾斜角度,帮你一把就能停得整整齐齐。

甚至还有一种更极限的情况,比如开进了一条无法掉头的死胡同,旁边刚好有个侧方车位,系统也能帮你规划出一条复杂的路线,先把车从胡同里倒出来,再精准地停进那个车位里,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从这些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的中国汽车品牌,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思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它们不再是盲目地追求硬件数量的堆砌,不是比谁的雷达多、谁的摄像头多,而是真正开始从我们普通用户的实际用车痛点出发,去思考技术到底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便利。

停车难,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人口密度大、城市规划复杂的环境里,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棘手的民生问题。

领克07 EM-P这样的产品,没有去过多宣传那些离我们生活还很遥远的完全自动驾驶概念,而是踏踏实实地,把最前沿的技术用在解决“停车”这个最高频、最具体的难题上。

这体现了一种务实和以人为本的造车理念。

它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让新手司机不再对停车感到恐惧,也让老司机能够从高度紧张的挪车过程中解放出来,同时也为整个汽车行业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技术的发展,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服务于人、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来。

这背后,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强大的技术储备和对本土市场深刻理解的体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