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马自达EZ-60前瞻:采用增程式动力 或售12.99万元起

在中国汽车市场,日系品牌曾经靠着扎实的机械素质和独特的设计语言占据重要地位,但最近几年风云突变。

就拿马自达来说,这个被车迷称为"东瀛宝马"的品牌,曾经凭借马自达6在中级车市场叱咤风云,如今却陷入销量腰斩的尴尬境地。最新数据显示,其主力车型CX-5和阿特兹的月销量加起来都不到5000台,曾经加价提车的盛况早已不复存在。面对新能源车市场的滚滚浪潮,这家百年车企终于坐不住了——就在最近,长安马自达放出大招,推出全新新能源SUV EZ-60,试图用混动技术杀回主流赛道。

长安马自达EZ-60前瞻:采用增程式动力 或售12.99万元起-有驾

说到EZ-60的诞生,背后藏着不少故事。根据工信部最新公示的信息,这款车其实是"换壳"长安深蓝S07的产物。不过马自达显然不甘心只做"贴牌货",他们在设计上下了血本。前脸部分,隐藏式格栅搭配分体大灯,既保留了魂动设计的流畅线条,又融入了新能源车特有的科技感。最让人惊喜的是电子后视镜和隐藏门把手的加入,这两个配置在30万级新能源车上都算得上亮点,如今下放到20万价位,确实有几分破釜沉舟的意味。

车身尺寸方面,EZ-60长宽高达到4850/1935/1620mm,轴距2902mm,已经摸到了中型SUV的门槛。对比同平台的深蓝S07(轴距2900mm),虽然只是2mm的微小差距,但马自达通过优化座舱布局,硬是多出了35mm的头部空间。这种"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本事,倒是延续了马自达一贯的"空间魔术师"传统。不过也有老车主吐槽:"当年买马自达就是冲着操控来的,现在搞新能源反而要加这么大的电池包,会不会影响底盘调校?"

长安马自达EZ-60前瞻:采用增程式动力 或售12.99万元起-有驾

说到动力系统,EZ-60用的是1.5L增程器+后驱电机的组合。这台长安自研的1.5L发动机最大功率72kW,配合190kW的电动机,系统综合功率能达到262马力。对比同级别的比亚迪宋PLUS DM-i,后者插混系统总功率也就216kW。不过光看参数有忽悠人的嫌疑,真正考验技术的在于能耗控制。据内部人士透露,EZ-60的亏电油耗能控制在5.2L/100km,这个数据如果属实,确实比丰田THS混动系统更接近理想ONE的表现。

价格永远是消费者最关心的。参考兄弟车型EZ-6的定价策略,14.99万起的指导价配合置换补贴,实际成交价能下探到12万区间。但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深蓝S07起售价已经杀到14.99万,零跑C11增程版更是压到13万出头。马自达这时候入场,光靠情怀显然不够。有经销商透露,EZ-60上市首月预计给出2万元综合优惠,这意味着入门版可能下探到12.99万,这个价格已经触碰到合资品牌的底线。

长安马自达EZ-60前瞻:采用增程式动力 或售12.99万元起-有驾

不过市场从来不会因为降价就买单。看看隔壁深蓝S07,上市三个月销量才勉强破万,这说明增程SUV市场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啃。马自达想要突围,得解决三个老大难问题:首先是品牌认知度断层,现在的年轻人买车要么认新势力,要么追比亚迪,对"弯道超车失败"的马自达缺乏信任;其次是销售渠道疲软,很多4S店还在卖燃油车,销售人员对新能源车一问三不知;最后是售后体系,混动车型的三电系统维护成本比燃油车高,但马自达的售后网络覆盖和维修能力明显不足。

不过换个角度看,EZ-60也并非全无胜算。它的后驱布局在20万级新能源车里凤毛麟角,配合马自达引以为傲的GVC加速度矢量系统,实际驾驶乐趣可能超出预期。有汽车工程师分析,这套纵置后驱平台其实是为后续纯电车型准备的,马自达现在把增程版"降级"使用,更像是过渡时期的权宜之计。如果市场反应热烈,2025年或许能看到纯电版的EZ-60。

长安马自达EZ-60前瞻:采用增程式动力 或售12.99万元起-有驾

对于消费者来说,现在入手新能源车就像在赌未来。EZ-60的优势在于合资品牌的品控和现成的售后网络,劣势则是智能化配置短板。对比新势力动辄激光雷达+高通8295芯片的配置,EZ-60的智能座舱还停留在骁龙8155时代,自动泊车这样的基础功能都没有。这种"传统车企转型综合征"在丰田bZ系列、本田e:NS系列上同样存在,看来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转型注定要交学费。

站在行业高度看,EZ-60的推出标志着合资品牌正式加入混动大战。大众的ID.系列、本田的e:NS系列相继折戟,现在轮到马自达来试水。如果它能用操控优势打开细分市场,或许能为合资品牌探索出条新路。但现实很骨感,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增程SUV市场,理想、问界、零跑三家就占了67%的份额,留给后来者的蛋糕越来越小。

长安马自达EZ-60前瞻:采用增程式动力 或售12.99万元起-有驾

说到底,EZ-60能不能成功,关键看两点:一是能否守住价格底线,二是能否把操控优势转化为实打实的用户体验。如果最终定价真能做到13万起,再加上马自达引以为傲的"人马一体"调校,说不定真能复制当年CX-5的奇迹。但考虑到当前的市场环境,更现实的预测是:月销突破5000台就算及格,想冲击万辆俱乐部,还得看后续的OTA升级和智能驾驶补强。

这场新能源转型战役中,马自达押上了最后的筹码。EZ-60既是救市良药,也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对于持币待购的消费者来说,不妨等等再出手——如果首批车主能给出真实口碑,如果终端优惠能再狠一点,如果智能系统能不再鸡肋。这场合资品牌的新能源突围战,才刚刚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