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东西,叫做“模拟赛车”,听起来跟“模拟人生”差不多,就是你在游戏里能过把瘾,现实里继续饿肚子。自从我放弃成为F1车王只剩下做地铁VIP的梦想,我发现这世上的高端梦想都归于PlayStation和Xbox了,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等人类发现外星人,第一件事就是看他们愿不愿意预购主机独占或者PC首发,《Project Motor Racing》就是这么应景的一款游戏。世嘉宣布的当天,我脑子里只剩下一个疑问:这货真的能让你体验赛车的“真实还原”吗?还是说我们又得在游戏里当一回穿着赛车服的社畜,把自己活成一部微缩拖拉机史诗。
别急着喊“买爆”,我反正已经把自己预购成了剁手流水账。首先,瑞士厂商GIANTS Software亲自上阵,听起来就很“精密”,仿佛每个转向都带点银行存款的味道。要说他们在日本和亚洲市场还找世嘉做二级发行,感觉这发行协议像是把游戏当手工巧克力卖,谁买谁有新鲜感,结果大家玩着玩着发现,怎么又是模拟老爷车逆行,豪车反而都是DLC里加钱的那种。世嘉这波操作,有点像把榴莲卖进雪柜:你分不清是惊喜还是重口味,只知道味道很冲。
但说到这款游戏的技术,厂商一副“你模拟不来我的真实”的气势。720Hz物理引擎听起来像是发动机里藏着小冰箱,冷静得仿佛你要用光速漂移,扭屁股能带起两个银河系。官方宣传那种高度还原,活像是汽车4S店和维修厂合体,你不仅试驾,还能亲历发动机烧焦、涡轮迟滞、柴油机敲缸,全程高光时刻都是在回火自燃边缘试探。这玩意儿细腻到,仿佛有一天你在游戏里油门按重了,主机会自动报警“发动机已报废,请联系售后。”
你说“模拟器玩家”通常在意什么?别问,问就是沉浸。现在可好了,不光天气能变,赛道能干湿交替,还能全天24小时昼夜循环,你下场比赛得算好什么时候喂猫,什么时候自己能吃饭。想想,如果元宇宙赛场真能带上头盔玩一宿,你困了还能看着数字阳光咒骂:“都几点了,谁在下雨啊?”最荒诞的就是,有一群职业车手和模拟车手正在协助开发。什么叫“工地直连虚拟世界”?这就像是你请厂长给你打工,他一边还在现实里开真车赚饭钱,你在虚拟里加班写Bug,彼此都在给游戏打榜,顺便给自己攒一口车神的名气。
但别忘了,这个世界只有伪现实,没有绝对真实。那些宣传片里,你啥时候能看到一条赛车道不是广告满天飞、赞助商比赛道还长?被邀请当游戏代言人的传奇车手德里克·贝尔,也有点像是“退休老干部来视察,你敢把土路修成高速吗?”本·科林斯那就更有戏了,神秘特技驾驶员都在游戏里出演,难不成下一站就是要我在《Project Motor Racing》里模拟拉雪橇,体验人车混合动力?反正每个宣传片都血脉贲张,配乐做得跟世界杯足球赛似的,恨不得让你直接买账号递交体检报告,在数字赛道上获批驾照。
接下来就是大佬们最擅长的环节——招募计划“Factory Driver Program”上线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车企高薪招新手老司机,其实就是把一堆职业车手和模拟玩家拉进Discord开会,顺便把“反馈”当饭吃。玩着玩着你发现,现实里想开车得先攒钱买自行车,虚拟版则喊你在线测试新Bug。厂商本着“人多好干活”的铁律,永远不会出太多岗位,毕竟不是所有报名者都能出现。读到活动细则那句“项目以英语进行,敬请谅解”,我差点没把水喝出鼻子——赌一包瓜子,群里十个人有八个最后都变成了“无缘测试,但很荣幸围观”的自愿吃瓜群众。
当然了,该有的预购福利还是得有。PlayStation5实体版和各家数字版一块儿开放预购,说是送DLC“GTE Decade Pack”为特典,但我总觉得这操作像是老字号饼干里夹了口香糖,谁买谁知道有几个真的能嚼出来彩虹。官方想得可真周到,七辆高性能赛车都进包,给你一把钥匙就能彩虹过山车式加速体验。听到这儿不禁想起街头那些叫卖“正版汽车钥匙”的阿姨,买到手才知道原来是遥控玩具。数字版还有个“Year 1 Bundle”和年度季票,这含义就丰富了——厂商直接提前打包未来一年所有DLC,让你省去“氪金抽卡,碎片合成”的烦恼,直接订阅赛道新鲜出炉的香气。但按这个节奏,游戏还没玩完续命DLC已经排得跟房贷一样密集,打一场赛还得预支半年加班工资。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游戏好玩吗?这就像是问你买彩票能中大奖吗,说不定你玩着玩着就成了虚拟车坛冠军,现实里就剩下骑共享单车的命。当然,厂商们肯定会在发布会上高喊“超真实体验”,但我怀疑他们的“真实”,其实就是让你体验一把油门没踩稳、引擎熄火、赛道突遇暴雨的飙车社畜套餐。问题是这世界有多少人想当赛场王者?大多数玩家的真实诉求不过是——周末窝在沙发上,不用挤公交,能肆无忌惮地撞花两三辆像素车,还能装作人在赛道驰骋,实则只是在省钱买菜。
整个荒诞的现实和游戏营销都在互相非要较劲。你说游戏模拟得再厉害,开着虚拟法拉利逆风圈,最终也逃不掉现实的红灯与限速。那些极致还原、官方授权、职业车手参与调校,听得人热血沸腾,等你买回家,才发现自己还得调节音效、校准转向,在没空调的小屋里忍受“沉浸式体感暖风”。想体验真实,别忘了现实的赛车运动动辄百万起步,纵使你在游戏里呼风唤雨,最终还是靠一台主机、一张预购券和一摞DLC安慰自己的梦想。
面对厂商一轮轮忙着“还原现实”,玩家们却用一包辣条和一罐可乐定义游戏生活。比起赛道疾驰,大家更需要的是下班后能安心做一场梦,哪怕梦里只剩虚拟的自燃引擎和断油音响。厂商们再努力,现实还是那个现实,有钱人大赛道疾驰,普通人赛后抢红包。预购新车,最终还是在键盘上飙个爽,撞碎所有规则,顺便再骂两句真相:模拟器不模拟痛苦,顶多模拟你花出去的钱。
至于《Project Motor Racing》究竟是不是你梦中的“极致真实”,就像我每晚都梦见自己中五百万但又醒在8点的起床铃里。说到底,你愿意为一场数字飙车燃烧自己的青春年华,等着见证虚拟赛道比现实更热血吗?反正键盘在手,赛道你有,美好生活还在他人家里。不买不是死忠,买了多半是下班苦闷,谁说模拟赛车不是一种社会中年危机的自我疗愈呢?
最后一句忠告——玩得开心,别预购得太冲。毕竟你模拟的是赛车,但生活总能让你体会什么叫硬核碰撞。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