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现场,中方直指德国短板,德国终于为反华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2025年8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的直播镜头下,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的一句质问让德国代表团如坐针毡:三年了,德国调查出什么真相? 还是说,真相让贵国难以启齿?

这一犀利的发问,如同一把利刃,直戳德国在“北溪管道爆炸案”调查中的种种遮遮掩掩。

安理会现场,中方直指德国短板,德国终于为反华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有驾

“北溪管道爆炸案”自2022年9月26日发生以来,一直备受全球关注。

这起事件导致连通俄罗斯和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波罗的海海底输气管道“北溪-1”和“北溪-2”中4条管道的3条发生泄漏,对全球能源供应、海洋生态环境和海上航运安全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德国、瑞典和丹麦分别启动了调查,但俄罗斯却被拒之门外。

如今三年时间匆匆而过,瑞典和丹麦已宣布终止调查却没有透露任何实质性信息,德国的调查虽在继续,但官方公布的消息十分有限。

公众只能通过媒体爆料获取信息进行猜测,这种情况显然极不正常。

安理会现场,中方直指德国短板,德国终于为反华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有驾

德国关于北溪爆炸的调查报告中提到“帆船投炸药”的说法,听起来像007电影,但现实里根本行不通。

一个15米的帆船,要想携带27公斤炸药和深海作业设备,本身就是个技术笑话。

更别提爆炸发生在水下80米,那可不是休闲潜水能解决的深度,专业级减压舱都没带,怎么下得去?

柏林警方其实已经查出了关键证据:涉案的7个人里有4个是专业潜水员,带着27公斤军用炸药,连护照都是乌克兰的。

可德国就跟揣着烫手山芋似的,三年了愣是不公布结果。

安理会现场,中方直指德国短板,德国终于为反华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有驾

明眼人都知道,一旦实锤真凶跟乌克兰有关,德国既得罪不起美国,又没法跟国内民众交代,干脆就装聋作哑。

就在安理会会议前三天的8月22日,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还在东京高调指责中国“破坏台海现状”。

而他演讲时身后的大众新能源展车正贴着“中国宁德时代电池技术”的标签在街头巡游。

这种“政客砸锅、企业端碗”的荒诞景象,无疑是对德国某些政客言行的莫大讽刺。

德国这些年在国际场合对中国的指责越来越多,台海、南海、人权议题轮番上阵,但问题是,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安理会现场,中方直指德国短板,德国终于为反华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有驾

大众有30%的利润来自中国,宝马在华销量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

而且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2024年德国对华投资竟然还逆势增长了18%。

历史账更是让人唏嘘。 1990年两德统一时,中国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不仅在联合国投赞成票,还帮德国协调国际立场。

结果三十多年过去,德国倒反过来干涉台海问题。

王毅外长会见德国总理默茨时直接点破这层关系:当年我们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现在也希望德方支持中国统一。

可德国代表支支吾吾半天,连句明确的话都不敢说。

安理会现场,中方直指德国短板,德国终于为反华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有驾

安全问题上,德国对乌克兰的军援已经高达170亿欧元,但乌克兰却炸了北溪管道,德国的能源命根子。

自己出钱、出人、出资源,最后却连个交代都没要回来。

而美军在德国境内的军事基地已经增至42个,德国的防务自主权几乎名存实亡。

在安理会的这场交锋中,中方出手精准,不靠情绪、不打感情牌,直接上法律条文和事实证据。

中国代表援引《联合国宪章》第25条,指出安理会决议具有约束力,德国却三年拒绝提交北溪调查报告,这是赤裸裸地违反国际义务。

安理会现场,中方直指德国短板,德国终于为反华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有驾

德国此前在叙利亚问题上,指责中俄“阻碍人道援助”,现在却对北溪事件调查设置主权壁垒,这种双标操作,在安理会上被中国当场点名,根本无言以对。

中国这次不再是“单兵作战”。 非洲国家集体发声,莫桑比克代表甚至直言:能源基础设施的安全,是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权。

这话说得直白,中国只是借北溪事件,把“全球南方”的声音带到了联合国的核心平台上。

欧盟内部先乱了套。 波兰明明知道嫌疑人行踪,却选择包庇,意大利倒是突然反水逮人,法国更是公开质疑德国的“选择性追责”。

安理会现场,中方直指德国短板,德国终于为反华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有驾

这场原本该是“团结一致”的欧洲舆论战,结果演成了“各自为政”的闹剧,德国的领导力彻底破产。

经济领域更是雪上加霜。 化工、电力、制造业集体出逃,德国GDP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默茨的支持率已经跌破35%。 连德国媒体都开始承认:这不是周期问题,是结构性危机。

德国试图通过与日本、韩国等国的捆绑,在印太地区扩张影响力,但这种靠炒作“中国威胁”凝聚阵营的做法,既违背欧盟战略自主原则,也不符合多数欧洲国家的现实利益。

法国拒绝参与遏制中国的阵营,澳大利亚重申中国是其最重要贸易伙伴,新西兰总理表示对华经济脱钩不具现实可行性。

安理会现场,中方直指德国短板,德国终于为反华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有驾

德国工商总会报告指出,78%的受访德国企业认为中国市场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半数受访德国企业仍计划扩大在华投资,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选择加快本地化进程。

像巴斯夫、默克这样的德国化工巨头,都在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

巴斯夫在广东湛江的化工一体化基地,总投资高达100亿欧元,是其在全球最大的单一投资项目。

大众宣布25亿欧元转投安徽研发中心,奔驰高管秘密赴京洽谈氢能合作,百年品牌双立人将生产线迁至江苏太仓。

安理会现场,中方直指德国短板,德国终于为反华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有驾

商界用真金白银投下不信任票。

德国海军“黑森号”护卫舰在红海执行任务时,声称遭到来自中国海军舰艇的激光照射,指责中方威胁国际航道通行安全。

但实际上,该舰曾因敌我识别系统故障误攻击美军无人机。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独立执行商船保护任务,未与西方多国海上联军协作。

在二战胜利80周年之际,德国选择访问日本,本应是推动历史反思的良机。

作为曾深刻反省战争罪行的国家,德国本应敦促日本正确对待历史遗留问题,而非在东京配合炒作涉华议题。

这种在地缘政治博弈中放弃道义立场的转向,不仅损害德国国际形象,更可能动摇中德关系半个世纪积累的互信基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