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摩友圈几乎炸开了锅,原因竟是一直低调的张雪机车突然出手了。先是靠着四缸500F赚了满满的流量,但更绝的是,没让人喘口气,这就直接甩出了ADV踏板的消息。配置表一公布,很多人都喊:这是要干翻市场的节奏啊!
说实话,咱这些年伙同一群摩友也没少关注国产ADV踏板的发展。遗憾的是,从来没等来过一辆让我眼前一亮的车。要不是配置阉割到离谱,就是价格贵到抢钱,逼得不少人咬牙跺脚,转身去买进口车。可问题是,真买国产的朋友也没少吃亏。你说吧,哪个摩友在论坛里没见过这样的吐槽——“这车是买了祖宗回家供着吧!”以及“修车比骑车时间还多”。一想到如此不幸的可能,手再痒痒也下不去那单。
但这次张雪的操作真让我有些想法。最重要的品控问题,人家可是找来了豪爵的原副总裁饶总亲自带队把关生产。你要是真的对国内摩托有所了解,你就知道,能从豪爵出来的人,基本都带着一份“耐操”Buff。曾经的豪爵踏板车用户,基本都是“骑坏都费劲”的节奏,感觉维修师傅都快没活干了。这次饶总加入张雪的项目,刚好可以卡在出厂前兜住品控的“最后一环”,别光是炫配置不靠谱的“花架子”。但说实话,换个角度来看——新东家押宝新项目,能玩到什么程度也真不好说,得看他们如何协调生产线和品质把控之间的关系了。
咱说完内在,再来聊聊外包装,也就是外观设计。可能只要你骑过一圈踏板车,就能发现一个通病:十台里有八台外形差不多。脸盲患者估计都看得懵,但这回张雪似乎摆脱了“致敬风”或者“抄袭运”。战略性地合作了Vespa 946的原班设计团队,从目前预热的设计图来这造型有股机甲战士的硬朗劲,又透着点都市的优雅风范——说实话,放眼整个国产踏板领域,这设计真的能算天花板级别。轴距据说是1420mm,这样去灵活的同时不失稳定感。不过嘛,有一说一,Vespa那帮设计师可不是便宜的选项,设计费动辄以“0”,不知道会不会最后体现在售价上,弄得“看得到买不起”的操作。
更神奇的是这车的动态表现。作为ADV踏板,核心竞争力无非就是一车两用,可上山能撒野,也能平日城市代步。所以你看这台车的数据,前15后14英寸的辐条轮毂,再加上独立后悬架和倒置减震,张雪这意思应该是真把自己当成了硬核越野来造了。试想一下,周末跟摩友拉个小车队一起走山路,刚到地方还没下车,光看这“机甲感”的外表,估计就是全场焦点,没车不跟我拍俩自拍显然说不过去了。但说到这儿,也不能光看参数好最终跑起来是否耐操,还得等更多用户放出实测数据,不能全凭配置表就一顿彩虹吹。
不过价格,向来是中国车企出手的大杀器。咱举个例子,现在那些实力派进口ADV踏板车型,动辄4万起步——要是稍微一上点配置、加点电子辅助系统,好家伙,预算就得加码到五位数。而张雪这车呢?如果真能把定价压在3万块以下,配置又齐全,真心有可能成为今年摩圈内的“出圈爆款”。更何况,张雪这家公司一贯性格偏“接地气”,喜欢听用户意见,花式优化细节,比如多给点储物空间、改善坐姿什么的,看得出来他们求胜心挺强的。话又说回来,这价格要是拉得过低,省下来的钱砍了哪部分,咱心里也得有点数是不是?
写到这儿,我脑子里已经有个画面:深秋的时候,骑上这么一辆造得跟机甲似的车,风从耳边刮过,阳光洒在山间,耳机里放着喜欢的BGM,也许还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兄弟并肩同行。也难怪群里不少兄弟都说,这车如果真按目前消息里的规格走,还真有点意思。这终究是预热阶段,后续的市场表现,和价格定位,怕是才是关键。
摩友们,我挺想听听你们的想法:如果这车真如它现阶段显现出来那么优秀,你们会愿意放弃进口品牌,支持一下国产吗?品质、外观、配置还是价格,哪个才是你们最在意的点?要不咱嘎哈唠唠咱们的需求?
全部评论 (0)